柏林的四月氣候依舊是寒冷的,潘可欣和李國濤所在的世界,所處的時間都是夏季。現在清晨的寒風從房屋的四處刮進來,將兩個穿著單衣的人凍得瑟瑟發抖,誰能想到這裏的天氣這麼冷,總不可能提前知道這裏4℃特意穿著棉衣過來吧!
已經在這裏站了二十多分鍾,別說周海靜了,就是李國濤這個大男人身子也有些受不了。再這麼磨蹭下去說不定沒被敵人打死反倒先被凍死了,周海靜跺了跺凍得冰冷的腳在心裏悶悶的想著。
可惜不論周海靜有多冷僵持還是要繼續下去的,這裏是柏林,德軍的老巢,如果不達成一個多方的共識,無論那一方都不會讓人隨便離開這間屋子。
付梓這一方是怕這兩個德國人萬一出去向軍隊告發他們,找人把他們抓起來審問,就算不被殺掉長時間完不成任務也是個死。蘇聯士兵也有這個顧慮怕在德軍的地盤被抓住,至於德國這一方則是擔心付梓他們這幾個莫名出現的人會有什麼陰謀對德國不利,倒不如放在眼皮底下比較安全,所以也不會讓其他人隨便離開。
“我想如果我說柏林將要發生的事情,伊萬諾維奇一定會認為我說的是德國原本的計劃,要是我說蘇聯那方的事情,你同樣也會認為這是個陰謀。要是我說的事情發生的時間太遠你們現在也無法得到證實,要是我告訴你們一些不可能被偽造的事,但你們在這裏通訊不暢也不知道我說的消息。麻煩的就在這裏,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事都會在史書上有記載的,所以在我告訴你們未來之前請不要太過苛刻。”
雖說周海靜和李國濤一定做過關於希特勒和二戰的了解,不過當時畢竟不知道具體的時間,所以許多事都是隻知道個大概,要問事情發生的具體時間地點、人物背景就是一問三不知了。
所以接下來要說的話付梓用不同的語言重複了三遍,“蘇軍共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方麵軍......14個空軍集團軍,共250萬部隊,另配屬2450架飛機、14200門火炮、1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德軍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總計48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6個裝甲師。共80萬人,700門火炮和迫擊炮,5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342架作戰飛機。戰役於1945年4月16日發起,先後突破奧得河、尼斯河防線。25日對柏林形成包圍。蘇軍在對柏林的強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擊,經激烈巷戰,於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區,29日蘇軍開始強攻國會大廈。30日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1945年衛戍司令H.魏德林將軍率部投降。1945年5月2日柏林會戰結束。”
聽到付梓照書選讀的這段話,周海靜和李國濤倒是麵色平靜的在認真記一些關鍵的時間地點,可其他幾人聽到這麼刻板篤定的話全都呆住了。
蘇聯老兵伊萬諾維奇和鮑爾沙克是為蘇聯的勝利而高興,雖說不確定真假,但在戰爭真正來臨前聽到這番話還是很鼓舞人心的。一身黨衛軍軍服的羅爾夫和瞪大了眼睛的漢斯兩人即便是打定主意不相信付梓的話,可早在年初德國敗局已顯,現在這個時候除非有奇跡出現否則德意誌的消亡隻是時間問題。
像是沒有料到他們的內心的震驚一般,或者認為在他向其他人複述的時候已經平複了內心的激蕩,付梓絲毫沒有停頓的繼續翻譯了下去。
“1945年5月8日德軍統帥部代表W.凱特爾元帥在柏林簽署向蘇軍和盟國遠征軍無條件投降書。整個戰役,蘇軍共殲滅德軍48萬人,繳獲火炮6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400餘輛、飛機500架。柏林戰役的結局,標誌著法西斯德國的滅亡、蘇德戰爭和歐洲戰爭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