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元兵救泉襲淺灣 宋主溺水成驚疾(2 / 3)

卻說張世傑留下那一半將士,日日圍住泉州,並不攻打。蒲壽庚被他困在城中好不焦急,幾回遣將出城,想要衝圍出去求救兵,卻皆被宋軍殺退回來。那一日忽來了漳州劇盜陳吊眼,領了數千兵馬,來投宋軍麾下請助戰,那宋軍諸將便矯令收了他。到得這日,張世傑由邵武回營,眾將迎入帳中,先賀了克邵武之捷,然後便將矯令收了陳吊眼的話說了一遍。張世傑聽說,登時便傳令招陳吊眼進見。卻說那陳吊眼本來是海中大盜,生得非常凶惡,當下聞令,便進帳來見看張世傑,磕了頭,立起來站在旁邊;偷眼看那張世傑:龍眉鳳目,虎頭燕頷,紫黑臉膛,一部長須飄擺胸前,坐在那虎皮交椅上威風凜凜,相貌堂堂,好不威嚴,陳吊眼那熊心豹膽到此際見了也有點害怕起來。張世傑見陳吊眼狀貌魁偉,倒象個有為人物,便著實勸勉了一番,陳吊眼隻是唯唯而已。張世傑又慰勞了眾將一回,便道:“諸位將軍且退,今日暫息一日,準備著明天要攻城了。”眾將答應了一聲,便一齊退下,當晚無話。

次日黎明,傳餐已畢,張世傑一聲令下,三軍鼓角齊鳴,登時四麵攻城。

蒲壽庚在城中卻守得十分嚴密,一連攻了數日,毫無破綻可乘。張世傑又叫將士在城下百般叫罵,誘他出戰,蒲壽庚卻如耳聾了一般,假裝作不聽見,死也不肯開城出戰。張世傑無奈,隻得仍舊是雲梯地道,百般攻城,又分將士為兩班,日夜輪流著不息地攻打,隻忙得蒲壽庚和知府田子真、水軍之帥劉深三人日夜不敢安眠,隻在那城上跑個不住,東門看看,西門巡巡,日夜督著將士守城。這一回猛攻,一連又攻了十餘日,有幾回城垛陷了,宋兵幾已登城,怎奈蒲壽庚等親督著將士,一麵死力抵禦,一麵隨缺隨修,以此又被他支持了十餘日,兩軍互有死傷。張世傑固然是發指眥裂,蒲壽庚等三人卻也困得力竭心碎,血幹發白。看看城中糧草將盡,外麵卻不能去通一信求個救兵,隻急得蒲壽庚終日搔頭抓耳。

這日,張世傑因見將士實在辛苦,便下令今夜且休息一夜,明日再攻。

到得次日攻城,到黃昏時候,城中忽由南門衝出一支兵馬,竟被他殺出重圍,奔向福州去求救兵了。張世傑頓足大恨道:“罷了,罷了!如此小小一隊人馬,何至竟被他衝出重圍去了!”當下便傳令招圍攻南門的大將陳吊眼進帳,張世傑拍案忿罵,痛責了一番。陳吊眼低首無言,忿忿而退。張世傑因見他退出去時麵上帶著幾分怒色,心中轉疑道:“他平日頗勇敢善戰,有幾回也曾殺退城中出來的兵馬,為何今日竟會被這一小隊兵馬殺出去呢?”越想那形跡越可疑,於是便下令今夜仍舊不攻城,再休息一夜。到得晚上,張世傑卻叫一個心腹小將到陳吊眼營前暗暗去探聽,看有形跡可疑之事便來通報。

那小將領會去了,到得三更多天才回來。張世傑便先屏退左右,然後問那小將道:“你可探聽得什麼信息嗎?”那小將道:“小將已探聽得水落石出了。原來昨夜城中遣了一個說客到陳吊眼營中去勸他投降,陳吊眼一時未允,那說客便也不勸他投降了。隻叫他明日陣前故意假敗,放出城中一支兵馬去請救兵,許謝他十萬銀子。那陳吊眼賊心未改,見利忘義,便答應了他,所以今日放出這支兵馬。此刻小將回來正遇見城中縮下十幾個人來,還挑著十幾擔東西,投向陳吊眼營中,想是送銀子去了。”張世傑聽了隻氣得怒發衝冠,當下勉強忍住,便叫那小將且退去,明日候賞。那小將退去了,張世傑獨自一個人坐在帳中越想越氣,一直坐到四更將盡才去安歇,略略朦朧一覺,天色已微明了。張世傑連忙起來整了盔甲開帳,眾將齊集參見了。張世傑便指著陳吊眼,睜目大罵道:“該死囚徒,你可知罪嗎?還不快快跪下!”陳吊眼被他這一喝,隻嚇得麵目改色,連忙跪下道:“小將無罪”。張世傑拍案叱道:“你此刻還想欺誰?你可曉得這臨陣受賄,私放敵人,軍法是該當何罪嗎?”陳吊眼聽了,曉得事已敗露,無可強辯了,便如搗蒜一般磕頭求饒。

張世傑軍法如山,如何肯恕,登時命軍士將他推出轅門斬首;又令一員裨將去傳告陳吊眼部下將士,叫他願留者留,不願留者去。當時陳吊眼部下將士也有去的,也有留的,去的自不必說,留的張世傑便將他分散在各將校部下管領。

從此又是日夜的死命攻城,一連又攻了二十餘日,那城中已經是死亡相藉,看看破在旦夕了。這日張世傑一連忽得了三個警報:頭一警報是李恒兵馬已至惠州,要向潮州來襲宋帝了;第二個警報是邵武複失,林起鼇、劉黻皆死節;第三個警報是索多領兵來援泉州了。張世傑得了這三個警報,頓足大恨道:“罷了,罷了,總是我有眼無珠,會收了陳吊眼這狼子野心的東西,以致事敗垂成。如今兩宮有急,卻不能再顧泉州了。”當晚,沒奈何隻得恨恨退兵,率領三軍竟奔回淺灣去護駕了。

這裏蒲壽庚等見大困已解,自然是喜出望外了。過了幾日,索多到得泉州,見張世傑大軍已退,又曉得葉特密什已克了邵武,心中好不歡喜,便入城來和蒲壽庚商議,叫蒲壽庚、劉深兩人隨自己同往惠州去會李恒大軍,這裏隻留田子真守城。當下兩人答應了,次日便一齊出城來,領了大軍,浩浩蕩蕩向惠州進發。

不日到了惠州境界,早遇見李恒大軍,當下兩軍相會,蒲壽庚等和李恒皆相見了。索多因問李恒一路上交戰的情形,李恒道:“路上並沒有什麼大戰,那州縣多半是望風投降,隻有這惠州,有文天祥在那裏助守城池,所以一時攻他不下。我想不如先去潮州襲宋帝,所以來至此處等候你。”索多道:“既然如此,不必遲延,我們明日就起行吧。”李恒點頭答應了,當晚無話。

次日大軍會齊,三聲炮響,一齊向潮州進發,一路無話。不日到了潮州,仍舊將大軍分為兩道:李恒和索多、呂師夔、達春等將兵攻潮州;劉深和蒲壽庚、蒙固岱等將舟師來襲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