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型乳製品公司2011年3月生產旺季從河北某地緊急招聘54名員工,但是2011年下半年違反公司管理規定和衛生操作規程的事件涉及該批員工37人,另有10人離職,請談談你認為該公司管理可能存在的問題?

恒天然在位於Taranaki(塔拉納基區,新西蘭的一個島)的Hawera牛乳加工廠發現總量1~2kg的泥巴和碎石進入了加工廠的奶罐車清洗係統,奶罐車可能被汙染。而這些沙石來源可能是一輛承包商的卡車。在問題被發現之前,共有14輛奶罐車接受了清洗係統的清潔,因此存在被汙染的可能。受此影響,其中6輛奶罐車裝載的150000L原料乳全部作傾倒處理。

問題1.談談你對這種現象的看法。2.試述奶罐車清洗係統定期維護的必要性。任務一乳品及乳製品加工特點的認知

乳製品定義與分類乳製品是指以生鮮牛(羊)乳及其製品為主要原料,經加工而製成的各種產品。乳製品分以下七大類:(1)液體乳類主要包括:殺菌乳、滅菌乳、酸牛乳、配方乳。(2)乳粉類主要包括:全脂乳粉、脫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調味乳粉、嬰幼兒乳粉、其他配方乳粉。(3)煉乳類主要包括:全脂無糖煉乳、全脂加糖煉乳、調味煉乳、配方煉乳等。(4)乳脂肪類主要包括:稀奶油、奶油、無水奶油等。(5)幹酪類主要包括:原幹酪、再製幹酪等。(6)乳冰淇淋類主要包括:乳冰淇淋、乳冰等。(7)其他乳製品類主要包括:幹酪素;乳糖、乳清粉;濃縮乳清蛋白等。

【案例分析】“三鹿事件”2008年6月國家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網站收到消費者投訴:嬰兒吃三鹿乳粉後患腎結石(編號為20080630-1622-25262),生產監管司7月2日回複:“請你提供問題乳粉的詳細信息,以便我們調查處理。”9月6日、9日在監管司網站的留言裏,均有消費者向國家質檢總局反映有嬰兒因長期服食乳粉而患腎結石內容,“強烈希望你們能檢驗此品牌乳粉的質量,以免更多的孩子再受其害!”國家質檢總局回複稱,該局正在嚴重關注此事,聯合有關部門積極調查處理。6月28日至9月8日,甘肅蘭州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醫院,連續收治了14名患有“雙腎多發性結石”和“輸尿管結石”病症的嬰兒,這些嬰兒均來自甘肅農村,不滿周歲,長期食用某品牌乳粉。9月11日,甘肅上報病例59例,死亡1例。另,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兩個月內收治6名患有“雙腎多發性結石”和“輸尿管結石”病症嬰兒。陝、甘、寧、豫、魯、湘、鄂、蘇、皖、贛等地都發現有患有腎病的嬰兒。家長及醫生們發現這些不足周歲的嬰兒都在食用三鹿牌乳粉,他們懷疑嬰兒腎病的罪魁禍首是三鹿牌乳粉。9月11日下午,三鹿集團對此回應稱:作為具有60多年曆史的國家知名企業,三鹿幾乎成了我國乳粉的代名詞,因此我們具有極高的社會責任感,嬰兒乳粉是專門為嬰兒生產的,在生產中對理化、生物、衛生等標準也是完全按照國家配方乳粉的標準執行並全麵檢測的。我們希望消費者能夠去檢測,也希望國家權威檢測部門能夠盡快給出一個有力的檢測報告,我們肯定地說,我們所有的產品都是沒有問題的。9月11日晚衛生部指出,經相關部門調查,高度懷疑三鹿牌嬰幼兒配方乳粉受到三聚氰胺汙染,三聚氰胺可導致人體泌尿係統產生結石。

之後,三鹿集團承認:經公司自檢發現2008年8月6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乳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汙染,市場上大約有700t。9月12日上午,衛生部要求各地統計上報醫療機構接診患結石病嬰幼兒的有關情況。衛生部牽頭的聯合調查組已趕赴乳粉生產企業所在地,會同當地政府查明原因,查清責任。9月12日下午兩點,三鹿集團發布消息稱:此事件是由於不法奶農為獲取更多的利潤向鮮牛乳中摻入三聚氰胺。通過對產品大量深入檢測排查,在8月1日就得出結論:是不法奶農向鮮牛乳中摻入三聚氰胺造成嬰兒患腎結石,不法奶農是事件的真凶。並說他們已上報衛生部,召回嬰幼兒乳粉。9月12日下午四點,河北省石家莊市政府發布消息:三鹿集團經過多層次、多批次的檢驗,在8月初查出了乳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物質。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作為添加劑,可以使原奶在摻入清水後,仍然符合收購標準,所以被不法分子用來增加交奶量以獲利。“問題乳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購過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市委、市政府要求立即收回全部可疑產品,對產品進行全麵檢測,確保新上市產品批批合格,絕不能再含有三聚氰胺成分,同時各有關部門展開調查工作,確定事件性質。1試分析三鹿事件產生的原因。2三鹿事件說明食品企業應該如何應用法律法規進行生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