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在山西詩壇上有幾位詩人,很值得我們關注。他們在朝代更替時,用詩的方式記錄著曆史的變遷,反映著人們精神思想的變化。而且,在詩詞發展史上,他們也有著十分重要的貢獻。然而,在現有的一些文學史上,卻忽視了他們的存在,更別說客觀地說明和肯定他們的曆史地位了。其中,程康莊、吳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山西籍詩人。
程康莊(1613—1679),山西武鄉人。明崇禎六年(1633)正榜拔貢,清順治十七年(1660)任江蘇鎮江府通判。著有《自課堂集》。
吳雯(1644—1704),蒲州(今屬永濟市)人。有《蓮洋詩鈔》(九卷),存詩2067首。
王含光(1606—1681),山西猗氏縣(今屬臨猗縣)王村人。任光祿寺少卿、太仆寺少卿。有詩集《穀口集》,又著有《吟壇辨體》、《易學三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