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私企頗具實力,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關鍵是宣傳不到位。
老板侯景恪守的原則是:多做少說。凡找他采訪的,甭想從他嘴裏掏出真玩藝兒,記者賭氣不到他們企業來。
侯景偏偏死要麵子,也想露露臉,在朋友的攛掇下,好不容易在人才市場挖了個“寫手”。
“寫手”叫英子。年齡不大,二十四五歲,是有雙學位的本科生。
沒過多久,英子就露一手,對老板侯景做了重點宣傳。連省市領導都知道侯景,還準備叫他當市政協委員呢。
英子用行動取得了侯景的信任,企業有些秘密也不避她。侯景有意問她一些內部情況,她卻裝不知道,口緊得很,連侯景都誇她。
本來,公司銷售額超過2億元,可侯景卻聘了個會假賬的會計師,到頭來,還不到一個億,連市裏有關部門都懷疑賬裏藏有水分。可幾次派人審計,卻發現不了破綻。
這當兒,英子寫了篇消息報道:這家私企員工平均收入在二萬五千元以上,可以說是全市最高的。侯景看到後,喜滋滋的,對英子誇獎說:“就這麼寫,把企業宣傳了,又可保守機密。”
誰料,市裏卻找上門來,說他們的企業賬目有問題,有偷稅嫌疑。這天下班,侯景把英子叫到辦公室臭訓一頓:你這篇報道不明明把咱的家底告訴人家了嗎?他們從工資上找開缺口,就可以推算出企業的銷售額。
英子感到很委屈,一再解釋說:“老板,不是你叫寫嗎?怎把責任全推到我身上了。”
“這樣吧,你到報社更正一下,就說數字有誤,順便找個高級酒店請一桌。”侯景有些不快地說。
英子瞅著英子沒吱聲,意思是說,這樣好嗎?
突然,電話響了,侯景接完電話,就夾著皮包匆匆地走了。
沒過幾天,英子將一紙辭職書遞了上來。
侯景問英子:“是嫌錢少,還是工作不如意?”
“我來這兒的一年,學到了我在大學幾年沒學到的東西,我考上會計師了。”英子很客氣地說。
“什麼,你考上會計師了?!”侯景驚詫地問。
不久,英子憑自己的實力考上公務員,竟然成了審計幹部,主管私企審計那一塊兒。
英子上任後,第一家就到侯景所在的公司,她對這家企業了如指掌,侯景還有啥說的?他陰著臉,狠狠地瞪了英子一眼。
末了,侯景丟下這樣一句話:“好你個‘寫手’呀,原來你是打進我企業內部的暗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