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痛苦回憶(2 / 2)

作為一名天師,也就是常說的驅魔人,我必須的出現在需要我的地方,去拯救正在受苦受難的民眾。當然,其實我並沒有我說的這麼的高尚,若非是因為她在我耳邊甜言蜜語的訴說,我很難讓自己冒著扣錢的風險向公司請假。作為一個應屆畢業生來說,請假扣錢是一場世界末日般的災難。

原本我隻以為這一次去祿豐縣隻有我和她倆人,這樣來說也算是兩個熱戀中的人度蜜月,這種日子恍如神仙眷侶一般,是多麼憧憬和向往的事情。然而到了出發那天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不一樣。

一輛接我們去祿豐縣的雷諾越野車內還坐著兩個人,其中一個是一名六十左右的老學究,說他是學究是因為他的裝束打扮與民國時候的學者如出一轍,見到他首先想到的詞彙便是格格不入。

而另一名是一名三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他虎背熊腰、濃眉大眼,在他的麵前我頃刻之間便覺得自己無比的渺小。

不過,我可以確定的是,他們都不是雲南人,因為他們倆都操著一口極為標準的京腔,他們應該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老學究也有一個學究般的名字,叫做老張頭,我當時聽他的名字就是一愣,差點冷場。畢竟,老張頭這個名字在很多的小說中或者電視、電影中極為常見,眼前這個老學究裝扮的老張頭真的符合老學究的身份。

聽****霞介紹,老張頭是在北京某高校教曆史的老師,教授級人物,也是界內骨灰級的人物,尤其對西南幾省的曆史研究的頗為深厚。難怪這一次去祿豐縣的有他,因為隻要有他在我們就等於有了一張活地圖,可以確保此行少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煩。

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叫做侯健,是老張頭的得意門生,也是一名博士生。這一次,老張頭帶著侯健來雲南,多半是讓他多積累積累點經驗,可以很好地運用在學術論文報告之中。

老張頭告訴我,祿豐縣的曆史是非常的悠久的,早在西漢的時候就已經設秦臧縣,屬益州郡祿豐、羅次縣,轄;東漢為秦臧縣,屬益州益州郡。

我當時一聽的時候便半信半疑,不敢全信。

西漢的版圖我是知道的,雲南這邊屬於南蠻國,要說中央政府在這個時候就設立郡縣,可信度並不大。

不過,我雖然不信,還是在認真地聽老張頭說著祿豐縣的曆史。

老張頭說,在三國時期的蜀國,劉備為首的集團政府在這裏改益州郡為建寧郡,秦臧縣屬益州建寧郡。西晉為秦臧縣,屬寧州建寧郡;東晉至南朝梁屬寧州建都郡;北朝周屬南寧州;隋屬南寧州總管府;唐初屬劍南道姚州屬求州地;唐南詔國時,祿豐為龍和城,羅次為次賧,屬拓東節度求州地;宋大理國時,祿豐為碌奉甸,羅次為羅部,先屬鄯闡府(今昆明),後屬威楚府......

我聽了好一會兒覺得似乎和我這次出行的關係不大,心想可聽可不聽,便不知不覺地靠著座椅背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