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讀城
作者:戚永曄
金華最有意思的是哪裏?
相信多數人麵對這個問題,都會下意識地回答:雙龍洞。
但傅顯明局長卻糾正說,雙龍,不隻有溶洞。還有叢林、奇峰、飛瀑、宗教廟觀等等景觀。
傅局長介紹說,金華是浙江省曆史文化名城,全省旅遊副中心,2001年成功創建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境內江河分屬錢塘江、甌江、曹娥江、椒江等四大水係。地貌呈內陸盆地形態,與中低山、丘陵錯落交織而成。山脈有千裏崗、龍門、仙霞嶺、大盤、會稽等5條,延伸綿亙於域區地帶,形成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溶洞、峻峰、峽穀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觀。
雙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金華景區,以山嶽森林為背景,地下懸河、岩溶奇觀、赤鬆祖庭為特色,觀光旅遊、康體休閑、避暑納涼、海外朝聖為主要功能,年遊客量在50萬人次以上,1994年1月,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三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雙龍風景名勝區分為雙龍洞、黃大仙、尖峰山、赤鬆山、大盤山和家園裏六大景區,其中雙龍洞和黃大仙為核心景區,主要景點為雙龍洞、冰壺洞、朝真洞、桃源洞、仙瀑洞、金華觀、黃大仙祖宮、赤鬆宮等。雙龍風景名勝區的文字記載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記》稱“第三十六洞天金華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四次遊曆金華山,對著名的“金華三洞”作了如下概括:“朝真以一隙天光為廳,冰壺以萬斛珠璣為異,而雙龍則外有二門,中懸重幄,水陸兼奇,幽明湊異者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雙龍風景名勝區所處的金華山算不上險峻奇絕,但由於早在東漢時期道教文化鼎盛,被稱為“江東名山”,尤其是黃初平經東晉道教理淪家葛洪寫進“神仙傳》被尊為黃大仙後,“叱石成羊”的故事廣為傳播,成為名冠江南的道教名山和道教聖地。
“黃大仙”與“金華三洞”並稱“雙龍四絕”。從梁武帝蕭衍到明太祖未元璋,曾有十六位帝王為金華山寺觀及高僧、道長、隱士賜匾額、領封浩或避難、駐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