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2 / 2)

齋君子,以《聊齋》為摯愛之書,曾為書中佳人所迷,時常感慨女主之不幸,惋惜世道之不公。故而以“齋君”為名,以“子”自謙。當然,還有另一個說法:以齋為戒,以塵為心,以君子為德。故曰“齋心齋世齋塵,是乃君子也”,方言“齋君子”,也自稱“齋塵”。

自齋君子寫作以來,算算也有七八個月了。開始是以“寂若塵”為筆名,寫了小說《夢火狂能》的幾個小章節,但因靈感缺乏、言辭淺俗、情節平淡等原因停了更,放棄了。

後又寫了《山月訣塵》,當然,這本書雖然也停更了,但我會寫下去的,這書得在大學裏寫,我還得學習,然後應對高考呢。

最近一直在寫《向朽而生》一書,言辭平淡了一點兒,可我以後還可以修改,以便簽約。

至於《齋君夜話》一書,前麵介紹過了。此書純屬齋君子隨心為之,隻為練就詩感,為博紅顏一笑。為了心中的她,怎麼也得學學浪漫主義不是?偶爾再加點山水田園的風韻逗逗美人兒,如果再來點熱血愛國的詩文,豈不就成功的在她心中樹起了一個英雄的我?

好像,我想多了~

不管了,反正就是一醉為紅顏,千塑萬年詩吧。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一個時代所孕育出的文化也是各具特色,正如階梯一樣,一步一步地邁向彼岸。一定時期的文化,是由一定的政治、經濟的集中反應所決定。

縱觀千古,確乃真言。先秦之《詩經》《楚辭》表盡自由人生,幾乎可言和諧美好。女子貞德根本不受任何壓迫束縛,更沒有小腳之說。一首《蒹葭》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以及“輾轉反側”更是道盡了男子求偶時失意後的萬般苦奈。而這種詩意的表達,正是因其社會背景對文人的寬鬆政策。

漢賦,一曲《鳳求凰》算是經典之作。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自由愛情,可謂是民間佳話。

唐詩的興盛,更是為後世所傾慕。

……

而今,生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光芒之下,許多網絡寫手應運而生,紛紛出來歌頌祖國。大量的抗日小說、特種兵類、曆史類的作品都展現出了國家富強興盛的偉岸形象,大大地讚揚了中華民族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每一本小說總能與讀者產生共鳴,激起人們心中澎湃的熱血。總能在書中找到一股強大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也許,寫手並不能直接為祖國作出很大的貢獻,但他們的出現,卻為每一位國民讀者展現出了愛國主義情懷,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

當然,我並沒那麼偉大,我隻是個平凡的高中生,一介貧民而已。我才疏學淺,發揮不了那麼大的作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思我所思,戀我所戀。

謝謝你不厭其煩地聽我嘮叨了這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