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趕集(三)(2 / 2)

“不用了,隻兩個瓶子,才多點斤秤,你們小孩子不小心碰壞了到幫了倒忙,這樣吧!一會我買了別的東西,你們再幫我拿著。”見玉秀她媽這樣說,依曾隻得作罷,也就不再說這話了。

走出供銷社門口,其他幾個嬸子大娘的正在門外等著,她們看上去也收獲頗豐,每人都拿著一兩件物品,正相互說著誰買的東西劃算。供銷社的南邊還有幾個攤子,大夥抬腳酒依舊往南走,農村人趕集就是這個習慣,別管買不買東西,整個集可是要轉一圈的。

依曾想起臨來的時候答應妹妹賣辮花的事,可以向小妹這一陣子很是羨慕同學小梅的發夾,何不今天就給她買一個。跟著玉秀她媽來到一個雜貨攤,正巧玉秀媽要買一些做衣服的線和別的用品,玉秀她倆個也就蹲下來,看一些感興趣的小物品。最後玉秀花了五毛錢買了一些皮筋和辮花,依曾花兩毛錢給妹妹買了一個大紅色的發夾。

在南邊是個鎮上的衛生所,門口也不知貼著一張什麼告示,有不少人圍著觀看。她們這一幫人也不甘示弱,擠了進去。山花擠在前麵,玉秀媽提著兩瓶子柴油,不好進去,就在外麵問裏麵是幹什麼的。山花念書也不多,認識不了幾個字,結結巴巴的也念不成句,倒是旁邊的一位男子告訴大家,這是衛生所再收藥材,並且把上麵的物品名字一一為大家介紹了一番,還拿著一些彩色的宣傳畫,上麵畫著一些藥材的樣子。並且說歡迎大家踴躍來賣藥材,這位原來使這個衛生所裏麵的工作人員。大家都跟著眾人散去,山上真正懂藥材的人也不多,再說大人們有那閑工夫早出門打工去了,誰有空去倒騰那些玩意呢?

可張依曾卻暗暗把那人的話記在心裏,還隨手要了幾張宣傳頁。別的不說,上麵有一味叫蟬蛻的藥材,剛才那人可說了,就是知了脫得皮,在這個季節裏,他們那裏的樹上到處都是,聽說每斤還兩塊多呢?既然自己做不了別的,何不先掙些小錢?

再往回走的時候,玉秀媽買了一些布料,依曾也準備再給爸爸買一頂草帽,他如今戴的那頂頂子已經壞了,帽簷也掉了一層,早就汙穢不堪了。玉秀媽和別的長輩相幫著給講了價,結果八毛錢錢買了兩頂,手裏剩餘的錢,索性又給奶奶買了一塊擦汗的手帕和一塊毛巾,剩下的幾毛錢買成水果糖,回去也讓小妹高興一回。

玉秀媽看在眼中,不住勁的點頭,真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呀!看著孩子的花錢,沒有浪費一分錢,而且除了她自己,全家老少都想這哩,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早就過了午飯時間,雖然鎮子上幾家飯鋪門前車水馬龍,兩邊賣吃食的攤子上香味撲鼻,可她們這些人還是決定回家後在吃飯,她們手中的錢還不足以讓她們在鎮子上擺闊,隻是玉秀媽從一個賣燒餅的的攤點上三毛錢買了兩個大燒餅,給了玉秀和依曾每人一個。

依曾推辭說自己不餓,讓玉秀吃吧!玉秀媽不由分說的硬塞在她的手中,依曾也趕緊把水果糖抓出一把,分給眾人吃,別的嬸子大娘的家裏也有孩子,早就都買了食品,並沒人留下,最後依曾就把它們都裝進了玉秀的衣兜裏。依曾這才咬了一口燒餅,覺得從未有過的酥脆。

太陽毒辣辣的在頭頂照著,雖然路兩邊都有樹木,可是汗水還是順著每一個人的臉往下流。這些天熱得要命,自入伏以來,天就沒有下過雨。空氣中到處都是一團燥熱,好像劃一根火柴就能把天地點燃,遠遠緊緊的山頭,樹木和莊稼的顏色也不再鮮綠,好像是脫了水的老幹菜一般,蔫巴巴的一片,玉秀和她都戴上了一頂草帽,可絲毫也沒覺得涼快些,大家都覺得喉嚨裏好像是快要冒煙一樣,誰也沒有了說笑的興趣,都後悔著剛才在鎮子上沒有買碗水喝。

看看路,現在也快走到李家莊了,山花突然說道:“一會兒大家夥先到我娘家去歇下腳、喝口水什麼的,我娘家就在村口,耽擱不了多少功夫的。”大家一聽這話都挺歡喜,心裏有了盼頭頓時又來了精神,一幫人說笑著進了李家莊村口,來到了山花的娘家。

進了門山花的父母正在睡午覺,見來了這麼多人很是高興,絮叨著和大家拉著家常,山花則麻利的跟人們倒水,暖瓶裏的開水也不能立刻喝,大家索性就用舀水的大瓢在水缸中舀了涼水喝,半瓢水下肚,才覺得渾身精神一震,渾身又充滿了勁。怪不得奶奶經常說:“這水呀!真是好東西!”

大家都灌足了水,山花為父母留下些食物,大家就又想跟著趕路,在下午四五點的時候,這些趕集的大軍才陸續回到了村子。

看著依曾為家裏打的煤油和毛巾,為父親和哥哥買的草帽,為小妹買的發夾和水果糖,為奶奶買的手帕,可為自己除了學習用品,卻什麼也沒有買。奶奶的眼圈隻發紅,這才多大點的孩子,在別的孩子還把眼光盯在吃喝的時候,就知道為家裏的事情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