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西山(2 / 3)

權臣們駕著馬開路,隨從們步行,聲勢浩大的向西山前行,過路人紛紛背向隊伍,雪梅和紅杏遠遠的跟著。

西山是環繞北京西部山地的總稱,它沒有泰山之尊,也不及華山之險,但它那連綿起伏的山峰,儼然一道城牆,護佑著京城。

康熙帶著臣子們進了林裏,感受著山的氣息。春踏青,夏避暑,秋看葉,冬賞雪,園林、陵寢、寺廟,無數的人在它的身上留下痕跡。

青石板鋪成的山路堆到綠蔭深處,兩邊芳草雜生,綠樹環繞,微風襲來,青味輕輕,眼看著隊伍進了深山老林,山下留著士兵看著行李,守著路口。

雪梅帶著紅杏從小路鑽進去了,春天果然生機勃勃,各種藤纏繞著,荊棘湧出,紅杏被折騰的嗷嗷叫,還好頭上戴著瓜皮帽,可是馬尾時常被掛住,皮膚被小刺劃過,留下一條細細的血痕,更可怕的是樹上還有肉蟲暴露在外麵,紅杏抱怨著,要是出現恐怖的畫麵怎麼辦。雪梅表現得比紅杏勇敢些,可是她也怕,遇見蛇更可怕。雪梅帶著紅杏朝石板路鑽去。

康熙登上了大氣磅礴的西山高出,綠樹紅花,竹林茂密,前麵深處流出一條玉帶清溪,康熙詩興大發,吟道:“千年流水韻淙淙,萬朵芙蓉簇錦溪”,康熙得了這兩句詩,對仗工整,得意滿滿,簇擁的臣子們阿諛奉承著,康熙問容若這兩句詩怎樣。

皇帝作詩,不能含有個人情感,天子的感情不能被琢磨,隻能是大氣凜然,他代表著皇室的威嚴,國家的強盛。容若聽到康熙這麼問話,思索著,一堆人都誇好,皇帝肯定會不開心,說不好呢,皇帝一不開心就怪罪下來,容若便說:“聖上作的詩,微臣豈敢品評”

康熙知道容若文采極好,今天有意測試他一下,他盡然如此謙虛,不肯展露一下,便說:“聯就想聽聽卿的品評,說說看”

容若已經有了應付的句子了,便說:“聖上的詩極佳,隻是美玉微瑕”

康熙聽到這話,果然臉色有些變化,但是仍然表現得波瀾不驚,溫和的說:“哪裏微瑕了”

容若有些不安,說:“微臣隻是覺得,不敢妄言”

康熙看出了容若的心思,雖然沒被誇獎,心中是不快,但也是人之常情,皇帝若不接受臣子的真話,如何能管理好江山社稷,說:“卿盡管說,聯想聽聽你的實話”

容若謹慎的說:“聖上作的兩句詩,句首用‘千’和‘萬’二字,並無不可用,但仔細推敲,未能盡善盡美”

“卿的意思,應該換上哪兩字”

容若見康熙真心求問,放開膽子,說:“以微臣愚見,隻要改動兩字就行了,千年改成年年,萬朵改成朵朵,恕卑職直言,這樣顯得靈活,不知可否”

康熙念著“年年流水韻淙淙,朵朵芙蓉簇錦溪”,點著頭,暗想納蘭容若的才華名不虛傳,真是高深。

康熙一行人沿著南麓而上,在山腰處有座寺廟,這是大覺寺,康熙準備進去歇歇,容若敲著寺門,一個小和尚開了們,見到這麼多官站在外麵,連忙稟報了主持,身披袈裟,留著白須的和尚帶著眾出來迎接,施了跪叩大禮後,眾僧排成兩排,康熙帶著隨從們進入了寺裏。住持準備命小和尚準備齋飯,王太平說宮裏會送來禦膳,不用麻煩了。

雪梅終於在荊棘叢裏鑽了出來,兩人的頭上長出了綠葉,身上也掛滿了刺條。她和紅杏在石階上坐下休息,聽到下麵樹林深處傳來聲音,雪梅和紅杏趕緊躲到隱蔽處,然來是一群太監提著紅木飯盒給康熙他們送飯。雪梅心想:寺廟裏不是有齋飯嘛,這皇帝果然過足了錦衣玉食的生活,由奢入儉難呀。

雪梅跟著小太監們去了大覺寺,隻是門前有守衛的士兵,雪梅進不去,就繞道去了寺廟的後門,小和尚給他們開了門,雪梅有禮的說:“小師傅,我們來寺裏進香拜佛,不料門口有官兵守著,我們又沒帶吃的,現在是又餓又渴,能否讓我們去寺裏歇歇腳”,雪梅從荷包裏掏出一兩銀子打點了小和尚,她們便進了寺廟。

雪梅端著飯碗在院子裏偷偷的躲在牆後往寺裏瞄,容若吃完點心後就出來找廁所,雪梅見身邊沒有人,就輕聲的呼喚容若,他環顧了四周才看見雪梅,心裏一驚,緊張的瞅著沒人朝雪梅快步走過來,雪梅開心的向他招手,容若立馬拽著雪梅往角落裏走,有些生氣的說:“你怎麼來了,皇上在寺裏頭,被發現了怎麼辦,你真讓我揪心”

雪梅笑嘻嘻的說:“我出來春遊的”,她將手裏的飯碗現給容若看,說:“沒帶吃的,實在是餓得沒辦法,所以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