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四九城賺到的大部分資金都拿去填補幕府新政的財政黑洞,但是也有少部分被宋海平截留,日本館這個院子五進五出本來就不小,宋海平和於德謙住進來之後,更是大大收拾了一番,將一些舊房子完全拆了進行了現代化改造——上下水、抽水馬桶、沼氣池、太陽能抽油煙機、桑拿按摩浴缸、壁爐火牆、室內空氣淨化器等等能裝的都裝上。
改造完後大肆購買仆役,盡量做到從看門的,掃地的,洗衣服的,做飯做菜的,洗碗的刷盤子的,劈柴燒水的,上茶倒水的,養馬的,趕車的都有專人。這還不算什麼大戶人家。
宋海平看過此時的文獻,一般在家的話,一個高門大戶家的士紳子弟是要有一二十人直接或間接伺候著,出門訪友就更不得了了,帶上一兩百仆人也不稀奇——有時候要在友人家住上幾天,帶的換洗衣服就有幾十籠箱,平時用來交流的八股文字、詩詞文章,最近看過的書以及筆墨紙硯就不用說了。
在京城住著,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買水,沒錯,買玉泉山的泉水。院內雖然有水井,但是淺層地下水苦澀是不能喝的,勉強能用來洗衣。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京城米貴,居大不易。
京城米貴是大家都知道的,菜就更貴了。同樣一桌酒席在保定大名張北津衛等地可能二三兩銀子就拿下了,在這四九城起碼要四五兩銀子,誰讓這裏達官貴人多呢,不過在這能支撐十數年乃至幾代人的菜館,必然也有獨門的手藝和招牌菜。戶部發餉的日子,菜經常早早地被搶購一空。
因為這個國家疆域實在太大,一年中必然有鬧災的地方,何況現在南方這麼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南方不管是太平軍還是官兵民勇,指望他們愛護百姓是指望不上的,所以這京城首善之地,也多賣兒賣女乃至賣自身的。
將仆役補齊後,日本館男仆三十六人,不包括二十人的日本護衛武士。粗使仆婦四十人,二等丫鬟(伺候一等丫鬟的)十六人,一等丫鬟(伺候主人的)八人——宋海平和於德謙一人四個一等丫鬟。
拉車的馬八匹,高級四輪馬車兩輛(其實算下來,養八個轎夫可能更便宜些),騎乘用駿馬三十匹。拉磨用的騾子兩頭——其中一匹用來磨豆漿,一匹用來磨麵粉。
家裏養了百多口人馬,每天人吃馬嚼就是一筆不菲的費用,這方才有一點日本使節的氣派——要知道朝鮮使節團都是朝鮮豪商充作馬夫下人的,就是為了經商賺錢。
鎧甲生意走上正軌後,宋海平和於德謙又難得的閑了下來,每天早點後就閑了,下午固然可以沏壺茶,躺在院子裏曬太陽——這中間腳有人捏著,肩膀有人揉著,這中間需要什麼隻要張一張嘴自然有人送到嘴邊,好不舒服。
宋海平想著,後世也就是大資本家有這種生活水平了,好多還都是用高科技替代的——畢竟不是哪家都有養一百多仆人的決心,歐美那薪水還是挺貴的。尤其是歐洲,高福利社會養出了一群老子就是吃社會福利也不伺候資本家的懶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