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幾乎是同時接到了上海在職研究生和北京在職研究生給我布置的為他們的學術論文集撰寫序言的作業。
看著兩地在職研究生們撰寫的涉及到新聞學與傳播學各個領域的論文篇目,看著學生的名字,我一麵感慨他們在專業上的成長,一麵也陷入對他們的回憶。
新聞學院的在職研究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本科學曆背景,走出大學校門通常都超過了三年,這些年輕人在社會上從事著各行各業的工作,隻是在周末,從四麵八方聚集到校園,用周六和周日的兩天時間聽老師講授新聞傳播學的各門專業課程。
我原來曾經認為這些學生大都是為了那個文憑來吃苦的。後來的幾個事情顛覆了我的看法。兩年前夏季的一個周六,瓢潑大雨下得天昏地暗,那天下午是我給北京的在職研究生講新聞采訪寫作課。我想這樣的天氣課堂上不會有幾個學生了。沒有想到,走到教室門口時,我看到花花綠綠一大片撐開的雨傘放在走廊的地板上,走道也被擠得窄了大半。教室裏,學生們正在啃著麵包、吃著各種顯然是帶來的快餐,這些學生已經聽了一個上午的理論課,下午他們還要在這裏聽三個小時的實務課。同學們有說有笑談論著他們關心的事情,完全沒有絲毫的吃苦受罪之狀。那時我是被這些在職研究生感動了。
2年2月北京奇冷,一個周六的下午,我給新一屆在職研究生講課結束時問大家有什麼需要我協調解決的事情?一個女生站起來說:“老師,您能幫助我們把明天的課換個教室嗎?那個禮堂實在是太冷了。”我細問得知,他們周日的課安排在老圖書館一層的一個大會議室進行。下課後我和幾個學生到那裏一看,原來會議室的入口處兩個朝北洞開的大門完全不能抵禦寒風,讓空調完全失效。學生們說:上周已經在這裏聽了一天的課,讓我不要為難,告訴我他們還能堅持。一個學生甚至笑著說:“冬天總會過去。”那時我又被這些在職研究生感動。
在職研究生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學生群體。兩年前我去上海給那裏的在職研究生講課。課程結束後,學生們讓我參加他們的一個學術交流組織的成立大會。這個成立大會讓發起者們編排成了一個真正的聯歡會,氣氛熱烈,男生女生紛紛展現了他們的藝術才能。他們的會長,一個叫茅渝鋒的文質彬彬的年輕人還有聲有色地唱了一段長長的滬劇。其間,當他們用幻燈展示出他們成立的這個學術交流組織的規劃時,我不禁吃驚,從組織機構的編製到運行目標的設計,從活動方式的選擇到負責人員的安排,從學生媒體的組建到社會聯係的擴展,那完全是一個嚴密的大型項目的規劃方案,方案的核心部分都有著中英文的對照。PPT片麵設計得如此精致,顯示著這些在職研究生們做事的認真。我從中不僅看到這一代年輕學子的才能,而且感覺到他們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擁有開闊的眼界和自由的心靈。
和這些在職研究生接觸的過程中,我有幾個深刻的印象,一是他們的社會工作經驗使他們對課堂教學的內容有著深刻理解,他們會在課堂上提出非常深入的問題,會讓教師看到自己最希望得到的授課反響,也會讓教師感到自己的局限;二是這些學生十分珍惜重新學習的機會,他們不僅會向教師提出深入學習的各種要求,而且會不加掩飾地向教師表示他們對教學內容與方式的欣喜和失望;三是這些學生要比在校學生更為辛苦,一個人一旦決定投入在職研究生課程的學習,就意味著人生中一年半的時間裏不再有周末的休息。我還記得有一次我結束了周日下午的課程,和北京在職研究生一起走出教學樓的時候,他們和我說:老師,我們現在去火車站,我們是外地的學生,每個周末來北京上課。當時我在驚訝之間感歎這些學生求學的毅力。
從這些在職研究生們撰寫的論文可以看到,他們是針對他們的實際工作和他們感興趣的領域進行思考和探索的,和在校研究生相比,他們的視野更加寬闊,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他們的研究目標更加務實。可以說,這些在職研究生的存在,督促著我們這些當教師的人更多的關注日新月異的新聞傳播的實踐進程,更多地了解著今天社會對新聞傳播專業人才的需求變化,更多地思考著新聞傳播專業教學體係的改革。
我為今天這些學習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學生們感到慶幸。他們不僅趕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社會變革進程,同時還趕上了網絡信息技術推進的信息傳播的革命。這些偉大的曆史變遷,給了今天學習新聞傳播的年輕人千載難逢的機遇,讓他們領略人類文明的諸多前所未見的景觀,感受社會進步前所未有的成就,領悟大千世界前所未聞的事態。
當今中國的開放社會和現代信息技術讓他們得以獲得各個領域的知識,了解不同文化的情狀,觸摸整個世界的動態,感受人生的豐富內涵。
這一代年輕人在今天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間,可能有著更大的壓力,更多的苦惱,但同時他們也有著更多的追求,更多的享受。他們比自己的前輩更加充分地開掘著自身的潛能,更加豐富地履曆著他們的人生。
平日,我在和這些學生交談的時候,往往覺得是在和我的朋友們交流,不知老之將至。而像現在這樣雪後清晨,靜靜在文字間和他們對話之時,才會想到三年之後我就達及退休的年齡。我二十歲時走進北京大學校園當上中文係新聞專業本科生的情景,三十歲走進中國人民大學當上碩士研究生的情景都曆曆在目。人生真是如此急促。
在對自己的人生局限由衷感慨之際,我真誠地希望今天的年輕人,希望我們新聞學院的學生們有更好的發展,有更幸福的人生。
26年,我曾經為新聞學院那一屆畢業生的畢業典禮寫過一篇致詞。現在附上,作為一個老校友為我們新聞學院的在職研究生們送上的祝福。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你們一生中一個重要的時刻——你們從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畢業了!
這是值得你們自己驕傲、也是值得你們的親人和朋友為你們慶賀的大事!因為你們不僅拿到了一張標誌你們接受了中國高等教育的證書,而且因為你們畢業於中國最優秀的新聞學院。
這意味著,從明天起,你們將帶著你們從這所學院學到的全部專業知識、在這所學院裏形成裏的人文品格和職業精神,開始你們新的人生追求。
你們畢業的這個時刻,正是我們中華民族謀求偉大複興的曆史進程一個非同尋常的重要時期。新聞業正在為推動這一偉大的社會進程發揮著其他任何行業都不可能替代的作用!
今天,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鄭重地把你們這屆畢業生——中國的高級新聞專業人才作為我們為之驕傲的“產品”奉獻給我們的祖國。你們中的大多數人將投入激動人心的新聞工作!我們相信,你們所處的時代不僅對你們的專業工作提出了特殊的高端要求,同時也為你們施展自己的專業才能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同學們:珍惜你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珍惜你們獲得的任何一個專業工作機會!珍惜你們的生命時光!珍惜你們畢業的這所學院的聲譽!
作為教師,我們給你們上的課程已經全部結束了。但是,我們想對你們說的話似乎還沒有說完。在你們即將離開母校之際,我們還想囑咐你們:
永遠不要放棄美好的人生理想!生活和工作都是由無數的瑣事組成的。人生的道路上會遭遇各種暴風驟雨。
永遠保持充滿理性的自信!在未來的工作與生活中你們會遭遇各種你們想象不到的艱難困苦、磨難坎坷。你們會遭受各種誤解和不公,你們會失敗、會痛苦。但是,請記住,任何時候都要對自己有充足的信心,對明天懷有堅定希望,自信往往是激發一個人克服困難潛能的終極力量。
永遠腳踏實地的工作和生活!我們所處的這個變革的時代給了人們太多的渴望、太多的需要、太多的追求。你們的人生目標和事業目標可能會不斷地調整、變化,但是同學們,請記住,任何時候都不要投機取巧,不要貪圖安逸。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實事求是,不尚空談!
永遠恪守善良、正直、誠實、勤奮這些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無論你們堅守這些原則的時候遭受到什麼樣的嘲笑、誤解、甚至是敵意,你們也不要放棄這些原則,因為這些原則是成就人生理想的前提,是創造各種專業業績的基礎!
親愛的同學們,在你們即將開始新的人生旅程之際,我代表趙啟正院長、代表新聞學院的全體教師,向你們送上我們最美好的祝福!
祝你們健康!祝你們為祖國的強盛和人民幸福做出你們的專業貢獻!
作為你們的教師,我們永遠會注視著你們的身影!
同學們,請記住,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你們母校,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無論是你們獲得成功之時還是陷入困苦之際,母校永遠會在你們身後,注視你們、愛護你們、幫助你們!因為你們是新聞學院的孩子!你們是母校最為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