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春玖:商會會長需要海納百川的胸懷(1 / 3)

陳春玖:商會會長需要海納百川的胸懷

會長訪談

作者:侯耀晨

和眾多兄弟商會一樣,北京福建企業總商會也是一個缺乏行政約束力、鬆散型的民間社團組織。因此,也必然遇到大家共同麵臨的問題:如何凝聚會員的集體意誌,如何切實執行商會的宗旨和章程,把商會辦出規模,辦出水平?

這個問題,可以說既有理論性,也有實踐性。從商會領導班子,秘書處到廣大會員,身處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觀察。

值此總商會十周年慶典來臨之際,編輯部邀請陳春玖會長談談十多年來的辦會心得,希望為商會以後的工作帶來某些啟示。以下是此次訪談實錄:

記者:首先祝賀你連任第三屆北京福建企業總商會會長,如果算上先前擔任五年莆田市北京商會會長的履曆,你擔任異地商會會長有十三年時間了。這十三年,實際上是中國異地商會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快速發展的十三年。作為這段曆史的親曆者和見證者,請給廣大會員和商會同仁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陳春玖:1998年10月28日,北京最早的地級市商會——莆田市北京商會在泰山飯店成立時,我是創會會長。這個商會正是由此前的“在京鄉親治安會”基礎上成立的,我當了十一年會長,一直到2009年卸任。

如果從“在京鄉親治安會”算起,我當會長有十五年了。

這十五年來,我個人體會是最深的。創辦一家商會不容易,要把商會辦好、辦出影響力就更不容易了。尤其在我們這種缺乏行政約束力,也沒有任何行業治理權限的異地商會,很多情況下要靠商會領導班子和廣大會員群體的情感聯係來推動商會工作,這就對會長本人德行、素質、戰略眼光和統領全局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就我本人的實踐而言,我認為要勝任一個商會的會長,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會長企業在當地要有一定代表性。在此基礎上會長候選人不僅要得到大多數會員企業支持,還要能爭取到兩地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和理解。

第二、商會是一個經濟組織,會長單位要有一定的規模和實力。否則,一個經營無方的會長,既沒有能力通過商會平台引領會員企業實現產業升級與轉型,也沒有經濟實力在公益慈善等社會事業中率先垂範,要想把商會辦好非但其本人缺少底氣,而且不容易得到會員認同。

第三、作為商會會長,最重要的是有熱心奉獻的精神,把更多時間和個人資源貢獻到商會大平台上來。當企業事務與商會事務在時間方麵產生衝突時,商會會長要毫不猶豫以商會利益為重,當商會在運營過程中出現危機時,商會會長要有力挽狂瀾的勇氣和智慧。

如果具備了這些個人素質、企業實力、社會資源,又能夠一心為商會謀發展,為會員企業搭平台,為社會事業做奉獻,這樣的會長就有了開展商會工作的基礎和條件。

記者:當了十多年的商會會長,你認為當好一個會長的要點是什麼?

陳春玖:我們這樣的異地商會要發展起來,麵臨兩大局限:第一,異地商會沒有行政約束力和行業治理權限,商會開展會務工作時既沒有必要的行政權力,也沒有財政支持。第二,商會下屬的會員都是企業家,有不少人還是在某個行業或者某個產業領域有一定話語權和影響力的人物,要讓大家心服口服,其中的挑戰可想而知。

在這兩大因素製約下,一個商會會長初上任時手裏沒有權力,商會也缺乏經濟基礎,要想把大大小小的企業凝聚到商會平台上來,也缺乏成功的模式和經驗可以去借鑒。所以,要做好一個商會的會長,這個差使是不好幹的。

我知道有很多人剛當上會長時還想開創一個好局麵,但有的當了幾個月,有的堅持了一兩年,有的當了一屆之後,第二屆怎麼說他都不想當了。

這其中不完全是由於個人能力問題,更重要的是企業家時間和精力本來就有限,要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商會中來,而且要隨時包容各方麵的說法和意見,這對任何人都是一個考驗。

所以說,要當好一個商會會長,首先要有一心一意、腳踏實地為大家來做事的心態。作為會長,最風光的時候是在台前,而背後的困難和委屈,需要自己來包容和擔當。商會裏有來自各行業各業的企業家,大家經商背景不盡相同,思路和聲音各異,會長要有一個非常寬容的胸懷容納方方麵麵的說法和建議,既有利於調整個人的心態,也有利於集思廣益,把商會的事情辦好。

我們常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當了商會會長,就要善於總結和把握商會運行發展的規律,既要把握好商會發展總體戰略,也要部署好可能會影響到全局的核心工作。我們當前的異地商會,按政府定位來講有統戰性、民間性和經濟性這三大主要服務功能。我們北京福建企業總商會在統籌這三大服務功能的時候,主要工作就是按照商會章程搭建一個大的商會發展平台,通過商會的各級組織機構來整合多方資源。

這樣,在一個大的發展平台上,對內可以促進會員企業互通有無、優勢互補,把聯係緊密的業態和人脈資源整合在一塊;對外也可以作為政府、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推動區域之間實現經濟、社會事業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