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教廷軍(1 / 2)

蠻族,顧名思義,遠離文明,野蠻的種族。是和羅馬文明相對而言的種族。如同東方文明華夏以外的戎狄。

而現在,一支蠻族大軍正從波羅的海至裏海,拔地而起,格皮德人、東哥特人、阿蘭人等,數十支蠻族興兵而起,葉峰親自率領北匈人一個軍團,加上兩個輔助軍團,一支雇傭軍,浩浩蕩蕩的撲向了潘諾尼亞的王廷。

一路之上叛變的蠻族紛紛附庸,教會和教士成為了這一支龐大軍團的實際掌控者和領導者。大軍穿過維斯瓦河,直逼第聶伯河。

一路上高歌凱旋,士氣高昂。但是蠻族領袖們卻是各懷鬼胎,一個個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維斯瓦河的河水洗淨了士兵身上的汙垢,葉峰雖然是行軍的主心骨和領頭者,也是這次聖戰的發起者,但是親自領軍作戰,心中還是有些忐忑。

一路無語,葉峰的聖戰大軍也是呈幾何倍數的遞增,從一開始倒向教會討伐軍的倫巴第人的重步兵兩個軍團一萬人,到赫魯利人的輕裝軍團三個軍團一萬五千人,一個1000人的騎兵隊,以及蘇維彙人強有力的步兵,整整四個軍團的兩萬人的蘇維彙人。

軍團的數量就呈現海量的上升,最後跨過洶湧的第聶伯河,除了阿蘭人,保加爾人誓死捍衛阿提拉的正統之外,其餘的蠻族一麵倒向教會勢力。

而匈王埃拉克雖然已經知道了蠻族們普遍態度動搖,但是他對自己手裏麵的匈人自信滿滿,他擁有整整八個軍團的匈人士兵,包括三個騎兵軍團,五個步兵軍團,整整四萬人。還有阿蘭人的兩個騎兵輔助軍團,一個步兵輔助軍團,以及保加爾人的兩個步兵輔助軍團。

還有其餘的小蠻族,也會參與王廷軍,而在埃拉克看來,教廷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閃亮的尖刀,鋒利的長劍,以及盔甲鮮明的士兵,組成了教廷軍最閃亮的風采,而北匈軍團,一個個步履整齊,陣型齊然,充滿了強大的氣勢。

反觀亂糟糟的但是衛生條件很好的蠻族軍團,葉峰不由的搖搖頭,但是他一時對於蠻族大軍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雖然蠻族軍團毫無紀律和榮譽感可言,但是他們為了自由和戰利品而爆發出來的強大戰鬥力,連葉峰也不得不顫抖。

“噢噢噢!”

排列成整齊隊形的北匈軍團,氣勢驚人的看著那些來投的蠻族勇士。

這些蠻族勇士從村社之中,從城鎮中出來,不用懷疑他們的戰鬥力,他們的勇氣和嗜血的風格,絕對會讓所有的自詡為文明的軍隊聞風喪膽。

他們集結起來,隻是為了自由和戰利品,沒有榮耀,也沒有熱血。隻有餓狼般的無情和狡詐。最致命的武器就是他們的內心和身體,而並非他們手中並不鋒利的刀劍。

葉峰腰跨聖刀,手握刀柄,一臉意氣風發之氣的走到了一個臨時搭建起來的營寨之中,來者還有格皮德人國王阿爾達裏克,自從起兵之時,這些蠻族酋長們便自稱為國王了。

還有蘇維彙人國王采尼,赫魯利人國王克裏斯,倫巴第人國王弗瑞德。他們一臉恭謹的看著葉峰,眼神中充滿了敬意。自由的解放者,宗教的領袖,現在就這麼站在他們的麵前,葉峰的確讓他們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