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建立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資金市場的構想(1 / 2)

近幾年來,“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上的新技術企業如雨後春筍,紛紛破土而出,揭開了科技與生產相結合的嶄新一頁。這批新型的企業以科技為導向,以市場為目標,充滿生機和活力。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新事物與條塊分割、計劃管理的舊體製之間的摩擦也越來越大,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障礙已經不是動“小手術”能夠解決的了。現實告訴我們,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在實驗區形成比較完整的市場經濟的“小氣候”在諸生產要素,市場中,建立資金市場顯得尤為重要。

過去企業需要資金的時候,往往采取“等、靠、要”。這種企業很難在商品經濟的發展中立足。在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今天,企業應當麵向市場解決企業資金問題。實驗區的新技術企業對資金往往有著比較特殊的要求,如使用期限較長、風險性較大、資金需要量的變動頰率較快等等。為了有效解決新技術企業的資金問題,除了應該加快實驗區內多種金融機構的建設以外,更重要的是通過資金市場來解決。也就是說,當需要資金的時候,企業能夠在資金市場上動用多種手段及時獲得資金;當企業手中有閑置資金時,它又可隨時通過資金市場將資金投入到期望收益較高的場所,以獲得最佳的資金效益。這就要求盡快建立一個全方位開放的多功能的資金市場。

資金市場內容比較寬泛,我們這裏所講的資金市場主要是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

一、關於債券市場

債券主要由國債券(國債和國庫券)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構成。從目前的情況看,國債券和金融債券的發行量比較大,而企業債券的發行量卻很小,也就是說,企業沒能充分利用這樣一項重要的融資手段。究其原因,一是國家製定的關於企業發行債券的有關規章製度未能及時讓企業了解和掌握,很多企業至今不知道能否發、如何發企業債券;二是發行債券的限製性條件太多,審批手續繁雜,使企業望而生畏;三是沒有可供債券轉讓、買賣的場所(二級市場),使債券難以流動和交易。

應當指出,上述情況的產生,與我們對企業債券的認識不足有很大關係。多年來,我們習慣於企業的資金,習慣於依靠銀行貸款這種單一的間接融廣方式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習慣於通過對資金供給的控製來管理企業。這種帶有產品經濟烙印的資金供應辦法不改變,企業就難以有真正的活力。

針對上述問題,可考慮的對策,一是由市政府盡快製定《實驗區新技術企業債券管理暫行條例》,並及時公布,使企業發行和轉讓債券有章可循。二是《暫行條例》中應明確:隻要籌資目的正當,企業可以發行多種類型的短期債券(3、6、9個月)和長期債券(一年以上)。企業發行的債券如果是用於高風險、高收益項目,債券票麵利率可以高於同期金融債券的10%。三是在實驗區內交通較為便利之處,盡快設立有價證券的轉讓、買賣場所,除了企業債券可以在這裏掛牌交易以外,國庫券、金融債券、股票以及其它各類有價證券也都可以上市流通。

二、關於股票市場

股份製是現代經濟中行之有效的企業組織形式。它在吸納、聚集資金方麵的長處能夠有效地彌補新技術企業自有資金比率較低的短處。但到目前為止,股份製發展緩慢,原因與債券發行中的問題類似。一是按照現行規定,年股息、紅利之和不得超過股金的20%。對於國家不承擔經營風險的這些新技術企業來說,下不保底,上卻封頂是說不過去的;二是缺少一套股份製經濟的運行規則,企業無所適從;三是沒有股票的流通市場,股票的轉讓和買賣極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