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與自然(1 / 2)

“看我的天之力。”

“天之力,哈哈哈,你究竟有沒有讀懂《人與自然》這本書,豎派力量中的“怒”才是最強大的。”

街頭,兩個十來歲的小男孩舞動著手腳要打架。

爭辯間,那個叫著“天之力”的男孩輕輕躍上身旁的垃圾桶,來了個金雞獨立,向對手證明“天之力”不懼高空。

另一個男孩貓著身體向前,作蛤蟆狀,向他拌起了鬼臉。

自從,自然科學院專門研究自然力量的殷天靈教授寫的《人與自然》一書在全世界暢銷以來,《人與自然》一書中闡述的自然力量,就如毒瘤一樣在全世界蔓延,短短幾年過去,就連街頭小孩子打架都叫囂著要用自然力量。

《人與自然》這本書介紹了來自自然的各種力量:分別為來自星球公轉產生的力量:春夏秋冬;星球自轉產生的力量:太陽和黑夜;來自星球本體的力量:氣、水、山、地、天,一些與氣候有關的力量:風、雷、雨、雪;

經過不斷的修整與改編,殷天靈又把雨的力量歸到水中,雪的力量歸到了冬中。

其中,他又把這十三種力量的表現形式分為靈,力,怒。

舉個簡單的例子把,水之靈就如靜靜的水麵,清澈,平靜,沒有一絲波瀾,它們的作用就是不斷的儲存更多這樣的力量。

水之力就如不斷流動的水,他的流動可以發電灌溉,供牲畜飲用,它們的作用就是發揮出水的用途;

而水之怒,就如山洪,海嘯等,它們的到來必然毀掉一些東西,它們的作用,不不不,還是不要想了吧。

為了更方便的介紹這些力量,殷天靈教授把這些力量通過列表的形式展現了出來,其中把春夏秋冬陽夜山水地天氣風雷這十三種力量歸結為橫列中去,人們稱它為橫派力量。

而把自然力量的表現形式,“靈、力、怒”歸結在豎列中去,人們稱它為豎派力量。

《人與自然》一書中還提到,人生於自然,被稱為自然人,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我們生來都會帶有一種自然力量,隻要在特定的條件下,就能進行激活,並加以使用。

讓這本書真正火起來的原因是,殷天靈教授用詼諧幽默的方式把這十三種力量賦予在各種各樣的人物身上,讓他們如武林秘籍一般學習,研究,運動,工作,打鬥等。

在這本書暢銷後,星球上的人不斷加以模仿,竟然發現這一說法是可行的。

他們按照書中的提示,都在合適的條件和機會下,激活了自己體內各式各樣的自然力量,如今,這種力量已經與星球上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了。

李誌是連雲市公安局的一名警員,他剛剛處理完天馬行橋旁的一起惡性打架事件,現在正往公安局趕回。

見路邊那打架的小孩正向對方衝去,在他們即將扭打在一起時,李誌一個箭步擋在了中間,隻輕輕一摟就緩解掉他們的衝擊,然後穩穩的把他們放了下來。

“不許打架。”

李誌簡單的交代了一番,就匆匆的往公安局裏趕。

就在剛才,西關分隊的趙隊長給他來電說,公安局的周局長給他們西關分隊分派了一個重要的任務,還親自點名要李誌前去完成,讓他出完差後馬上去局長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