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
大老虎聯手反撲是偽命題
特赦不具有可行性
最新一期《學習時報》刊發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邱學強的文章《堅定不移將反腐敗鬥爭推向前進》稱:所謂“大老虎聯手反撲”論,是一種低估黨對反腐敗的領導和駕馭能力、低估反腐敗的群眾基礎和正能量的錯誤判斷。“聯手反撲”論的要害是將反腐敗這場嚴肅的政治鬥爭看成官員與官員對壘的權力鬥爭,看成兩者都可能被對方製服的力量博弈,否定黨和國家及其反腐職能部門依法履職的正當性。當然,不排除反腐敗工作人員甚至高層官員因自身貪腐問題被查處的情形,但對這類人員的查處,絕不是“大老虎”聯手反撲的結果,而是黨和國家懲治腐敗的成果。因此,所謂“大老虎”聯手反撲是一個偽命題,是閉門造車的結果。在反腐力度不斷加大、被揭露的貪腐案件數量增加、涉案人員級別提高的情形下,主張借鑒香港經驗,以現在的時間點為界,凡是在此之前的腐敗問題,隻要認錯、退賠,就不再追究紀律和法律責任的“特赦貪官論”進入人們視野。此類觀點認為,高壓反腐無法解決長期積聚的腐敗存量,反腐過度影響政權鞏固,特赦可以解脫大批幡然悔悟貪官,集中力量打“大老虎”。這種從全局上進行思考的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在中國民主法治和社會文明進步的當下,其觀點和主張不具有可行性。因為這種以犧牲公平正義為代價的策略,違背了法治精神和治黨必嚴的反腐理念。采取赦免方式來爭取部分貪官,既無政治基礎,又無群眾基礎,更無法理基礎。至於香港廉政公署在上世紀對貪官采取的特赦,那是因為當時香港警隊的腐敗是全局性的,如不解脫一批警員,香港治安秩序反而有無人維護之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說,赦免是資本主義製度下集團腐敗倒逼而采取的舉措。對社會主義製度下以執政黨自我純潔、自我革新為特征的中國反腐敗鬥爭不具有借鑒意義。
魯煒談互聯網監管
facebook不得進入中國
9月10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網絡經濟的未來”分論壇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談到互聯網治理的時候用了一個典故,他說,互聯網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它是阿裏巴巴的寶庫,裏麵有取之不竭的寶貝;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玩著玩著把我們自己也玩進去了。魯煒說:我看到互聯網上一個高通的公開數據,說高通掙了240多億美元,有一半的利潤來自中國。如果這個數據是你們公布的,而且是準確的話,首先,我要向你表示祝賀。這說明中國這個市場肯定掙錢。第二,我也告訴你,我們要一起掙錢,你要帶著中國企業一道掙錢。今天中午在會上有人攔著我問,你光說互聯網企業隻要遵守中國的法律就可以了,能不能具體談一下這個法律是什麼?今天我要聲明的就是,互聯網的管理在中國的底線思維,這個底線思維就是遵守中國的法律,具體化來講:一、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這一條是要很鮮明的;二、維護中國消費者的利益,這也是很鮮明的。這兩條你隻要守住了,你就不怕了,這就是中國的法律底線。我們不能允許的是,占著中國的市場,掙了中國的錢,又來傷害中國。對於facebook即將進入中國的傳言,魯煒明確說:“不可以!”魯煒披露:現在中國的互聯網站近400萬家,網民6億多,手機13億用戶,智能手機上網用戶突破5個億。中國的網民數超過了很多國家的總人口數,占了世界1/5左右的網民。世界10強的互聯網企業,中國現在有4家,中國互聯網經濟增長以30%的速度遞增,每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都突破10萬億元,2014年可能再增加20%以上。
封鎖Google全球第一案
中國網民遲鈍無感
深圳福田法院9月4日開庭審理了深圳市一名男子汪龍,狀告聯通深圳分公司和聯通公司在中國屏蔽Google的訴訟案。26歲的汪龍自稱是獨立記者、民間法律工作者,他表示,從5月開始通過聯通的網絡無法訪問Google、Gmail等網站。深圳福田法院接受了這項被稱為“封鎖Google全球第一案”的訴訟,但沒有當庭宣判。這起訴訟案在大陸引起的波瀾非常之小,社交媒體上的反應寥寥,這起訴訟更像是一個偶發的小小的維權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