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幼帝登基
“皇--上--龍--禦--歸--天--了”隨著太監的一聲哀嚎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駕崩,清朝全民為之離去而悲傷。清太宗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1月28日申時-1643年9月21日亥時),滿族,又譯“黃台吉”、“洪太主”、“紅歹是”,乾隆年間改用現譯,沿用至今。他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極被漠南蒙古部落奉為“博格達·徹辰汗”,又稱天聰汗,同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在沈陽稱帝,建國號大清。皇太極前後在位17年。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為下階段清王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廟號太宗,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皇太極逝世後,其第九子愛新覺羅.福臨繼位。福臨今年才六歲,由權臣愛新覺羅多爾袞扶其上位。
登基前,“我去,我這是在哪?這些人是?”林福有點懵逼,我不是出車禍了嗎?難不成穿越了?
“皇上,時辰快到了,你還是快去前殿吧準備登基吧。”一個宮女模樣的年前女子道。
“皇上?難道我真的穿越了?”林福現在是滿腦子十萬個為什麼
“皇上,您說什麼呢,今天是您的登基大典。”
“福臨,你準備好沒有啊,”這時有一妃子打扮,長得很美的很漂亮的女人走進來道。
福臨?難道我穿越成清世祖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了?讓我想一下啊,順治帝順治帝(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名福臨,愛新覺羅氏,是清朝入關以後的第一位皇帝,1643年10月8日至1661年2月5日在位。年號順治,因此被稱為順治帝。蒙古語尊號額耶爾劄薩克汗,是順治帝的蒙古語譯名。順治帝是清太宗皇太極第九子,六歲繼位,由叔父攝政王多爾袞輔政。1644年,明朝境內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李自成的農民軍攻破北京。順治七年(1650年),叔父攝政王多爾袞去世,十四歲的順治帝開始親政。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病逝於禁宮內,得年二十三歲。遺詔傳位於第三子玄燁,即康熙帝。廟號世祖,諡號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葬於清東陵的孝陵。
“福臨你想什麼呢,快跟母後去前殿。”莊妃便拉著福臨的手走向前殿崇正殿,一進殿便看到了一個人正在主持大局,相必那就是多爾袞吧,那多爾袞看見福臨來了忙俯首過來迎接,當福臨坐上九龍塌之時群臣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林福很快適應了角色見群臣行了禮也道:“眾愛卿平身”
接著便是宣讀聖旨,福臨根本就沒心情聽,他想了很多,先想多爾袞明萬曆四十年十月廿五(1612年11月17日)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老城)。9歲時,與弟多鐸被合立為一個和碩額真,同掌一旗。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晉貝勒。
天聰二年(1628),從後金汗皇太極征察哈爾蒙古多羅特部,獲敖木倫(今大淩河上遊)大捷,俘眾萬餘,以功賜號墨爾根戴青(意為聰明的統帥),封固山貝勒。
天聰三年,從皇太極自龍井關(今河北遵化東北)入明邊,與貝勒莽古爾泰等圍攻北京,敗山海關援兵於薊州(今天津薊縣)。
天聰四年,還師先行,再敗明軍。
天聰五年,初設六部,受命掌吏部。參加大淩河城(今遼寧淩海)之戰,率先衝擊,勇勝明總兵祖大壽部。遂與貝勒阿巴泰等奔襲錦州,擊敗出城明軍。
天聰六年,與貝勒濟爾哈朗在歸化城(今********)西南黃河岸俘蒙古部眾千餘。
天聰七年,皇太極問進軍方向,力主以征明為先,奏言乘機入明邊、圍北京,被采納。
天聰八年,縱掠山西等地。
天聰九年,與貝勒嶽托、薩哈璘、豪格等統兵萬餘招撫察哈爾蒙古林丹汗子額哲,獲元朝傳國玉璽“製誥之寶”。回軍途中掠山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斬6000餘人,俘獲甚眾。
崇德元年(1636),晉封和碩睿親王。為配合武英郡王阿濟格進關攻明,受命與多鐸率兵攻山海關,以牽製明軍。繼從皇太極進兵朝鮮(今朝鮮、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