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即刻分頭行事。”尹叔道。
朱炳煜鄭重的點了點頭。
當尹淑重提與衛國聯姻之事,丞相史中全當即反對。。
“此事大大不妥!”史中全大聲駁斥道。
“衛國與燕國聯姻之事是早就擬定好的,若非皇上要為太皇太後守孝,才暫時將此事擱置下來。如今不過是按照當初的安排進行罷了,有何不妥?”尹淑氣定神閑的問道。
“太後忘了?這皇上的身份來曆尚且不明,何談聯姻?”史中全眼中有隱隱的怒意。
“來曆不明?史丞相指的可是天啟閣記錄當中的那一處疏漏?”尹淑斜眉問道。
“太後竟然認為那是天啟閣的疏忽?”史中全一臉茫然。
太後明明知道天啟閣的記錄要求嚴苛,怎會輕易出現錯漏。她現在當眾反口,用疏漏二字來定義那件事,無疑當眾確認了皇上的身份。
“人非聖賢,熟能不錯。天啟閣的執事想必也非事事做到盡責,漏掉個一兩筆,也是可能之事。”尹淑緩緩言道。
“別犯糊塗啊,太後!燕國大位,非同兒戲,太後豈可讓一個不明不白之人給蒙蔽!”史中全見尹淑一副悠然的模樣,氣恨得牙癢癢。
這尹淑不知到底吃錯了什麼藥,竟然幫著個那小子。
先是不顧自己的強烈反對,執意從“正刑宮”將他救出。現在公然承認他是嫡傳正統,皇位的鐵定繼承人,將扳倒他最有力的證據定性為一處疏漏,她這麼做到底意欲何為?
她難道不知道,她正在為自己樹立一個多麼強大可怕的敵人嗎?那個人,視她為仇人,得勢之後必定將也碎屍萬段,這是無庸置疑之事。
“你說本宮糊塗,我看糊塗的是丞相你吧!”尹淑臉色攸的一變,鳳目中射出一道寒意。
“此話何解?”史中全側目相對。
“相信在場所有臣工都清清楚楚的記得,當年親自定下蕭天佑為儲君的,正是先皇本人!是否如此啊,列位?”尹淑將目光威嚴的在朝堂眾人臉上掃過。
眾位大臣紛紛點頭稱是。
“試問,若非先皇根本沒有寵幸過瑾妃,如何會將她的兒子蕭天佑,親自指定為太子?難不成,先皇會將這燕國的大位,交給一個外人?”尹淑站了起來,振振有詞的問道。
“對啊!皇上正是當年由先皇親自定下的人選,怎麼可能出錯?”一向保持中立的金尚書恍然大悟道。
“是啊,上事先皇心裏定然是清楚的,才會一見到瑾妃母子,便立即給他二人位份。”另一名大臣也脫口而出。
“是啊,如今太後一語中的,看來天啟閣的記錄也並非盡善盡美。”
.......
議論之聲此起彼伏,就連史中全的門生,也紛紛讚同太後的看法。
“如此簡單的道理,怎麼,丞相大人難道沒想明白?難道,丞相大人認為先皇也是個糊塗之人,當年是糊亂定立儲君?”尹淑此時的目中射出一道火焰,直直的逼視著史中全。
“臣......不敢!臣糊塗!”史中全當即跪了下去,一臉痛悔之色溢於言表。
他痛的是,自己竟然真的是老糊塗了,連雞生蛋還是蛋孵雞的簡單邏輯都沒有理順,一直糾纏在尋找先皇並未寵幸過瑾妃的佐證當中,而忽略了蕭天佑本就是先皇親自定立的儲君嫡傳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