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故事

作者:史峰

以前我寫字的水平很差,不論是作業本還是試卷上,常常會被我搞成“一團亂草”。班主任劉老師就勸我把字好好練習一下,至少要寫得清楚。

我感覺劉老師的勸說很對,我的確因為字寫得差吃過不少虧。比如每一次考試,我做題的思路都很正確,答案也正確,但常常會被扣分,因為閱卷老師要想辨認這些“正確”,困難不小。

我決定練字。劉老師很高興,給我找了幾本字帖,問我喜歡哪種字體。我隻是粗略地對照了一番,就很快選中了一本《龐中華鋼筆字帖》,覺得這本字帖裏的字寫得整齊工整,練習起來應該要簡單些。

劉老師問:“你決定練習這本字帖了?”

我說:“決定了。”

劉老師鼓勵我臨帖練字,隻要堅持每天都練,字很快就能寫得好起來。

我興致極高地開始練習“龐中華字體”,可是越練感覺越難。原來,練習這種字體並非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難度主要來源於這種字體的筆畫都帶有一定的“彎曲度”,而我根本無法控製這種“彎曲度”的力道,所以寫出的字還是“一團亂草”。

因為有了畏難情緒,我決定放棄這種字帖,選擇更有把握的字體進行練習。

我找到劉老師,說明了情況。劉老師倒也同意我更換一種字體,他又找到了那些字帖,讓我重新選擇。

這次我選了一本看起來比較簡單的《鋼筆宋體》字帖。劉老師見我選中了新字帖,鼓勵並提示我:“任何一個字體都不會如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在練習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困難,遇到了困難就要想辦法解決,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呀。”

我笑笑,向劉老師保證:“這次一定練習到底,寫不出漂亮的字,決不收兵。”

我將這個《鋼筆宋體》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困難更大——這種字體的筆畫很注重細節,稍不注意,便會走樣,寫出不倫不類的字體來。再說了,這種字體都是一些特殊人員使用的字體,我認為並不適合學生練習。麵對困難,我再次產生了放棄的想法。

我硬著頭皮找劉老師,想更換字帖。

劉老師說:“先別忙著換字帖。放學時,我帶你到學校後邊的池塘邊放鬆一下,字帖的事先放一放。”

我和劉老師一同去池塘水邊釣魚,以前從來沒有釣過魚,我就問劉老師。

劉老師說:“你首先得確定一個有魚的地方,然後拋了鉤釣就行了。”

噢,就這麼簡單呀。

我四下望了望,覺得一處淺水灣裏應該有魚,我就在淺水灣邊“紮寨”,拋鉤釣魚。可是我在這地方“堅持”了10多分鍾,一無所獲。我開始懷疑起來,這地方有魚嗎?得,換地方。我又四處尋了尋,發現一深水處似有“魚翻水花”的影子,心想那地方應該有魚。於是我就換了位置,在深水處重新拋鉤釣魚。我又堅持了10多分鍾,還是一無所獲。沒辦法,再換地方吧——間隔一段時間我就換個地方,如走馬燈一樣,結果一條魚也沒釣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