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適應社會需求容易成功(1 / 1)

青年朋友們,成功的本質是什麼?在於適應社會的需求。

你聽說過“百姓創業”嗎?所謂“百姓創業”,指的就是老百姓從小本生意做起,自己當老板,發展自己的事業。其特點是資金少,門檻低,規模小,周旋快,經營靈活。百姓創業有數不勝數成功案例。如武漢市農民雷波,專門賣“臭幹子”,他的“環保型臭豆腐幹”每日銷售2噸,進入了高級酒吧;安徽農民劉會平,專做“巴比饅頭”,在上海開14家連瑣店,與洋快餐競爭;東北農民張子飆,用19年時間研製出“玉米特強粉”,把粗糙的玉米麵加工成口感比白麵還好的各類食品,其企業資產巳從3年前的3萬元發展到目前的5000萬元。

這些平頭百姓創業為什麼成功?因為他們發現了市場,適應了社會需求:中國13億人本身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具有巨大的消費群體,人們總要吃“臭豆腐”,總要吃“巴比饅頭”,總要吃“玉米特強粉”。市場和需求是巨大的,關鍵是怎樣做出高質量的產品。當他們適應市場需求,全力開發高質量的產品投放市場時,自然是暢銷天下,馬到成功了。

“童話大王”鄭淵潔的成功在哪裏?就在於他能悟透社會需求:這個年代,多少兒童要看好書,多麼需要神奇好看的童話作品。趙本山的成功在哪裏?就在於他的小品深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歡;馬化騰為什麼成功?因為他為億萬用戶特別是青少年提供了讓人最便利地交流因此讓人離不開“QQ”產品及其服務;希爾頓酒店的成功在哪裏?就在於它帶給客人溫馨的微笑和優良體貼的服務。

“適應社會”的本質就是“與時俱進”。的實質是什麼呢?它首先是一種思維,即適應社會變化和對社會變化所產生的應變的思維。它又是一種辯證法的思想觀點,是辯證思維的一種成果。它又是一種態度,是一種競爭時代生存和發展的科學態度。它同時又是人類社會得以持續、健康、平穩向前發展的一條永恒的法則。

現在越來越多大學生感歎就業難,成功難,找不到出路和辦法。其實不然。大學畢業生本身就是一種“產品”,一種“人才”,你的“性能”如何,你的“質量”如何,受不受“顧客”歡迎,有沒有市場,決定著你成功與否!如果你德才兼備,你有技術發明和專利,或者有熟練操作能力、研發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那你這個“產品”就會被大家“搶著要”而成為“搶手貨”,何愁不能就業和成功?相反,你沒有一技之長,你缺乏熟練操作能力、研發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缺乏做人處世的本領,或者你人品、德行很糟糕,那你當然就不被歡迎,就會屢屢吃“閉門羹”。

這就告訴我們,青年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關注社會需求,適應社會需求,努力使自己成為在文化、品德、技術技能、處世做人諸方麵都符合社會需求的“搶手產品”,這才是成功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