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在我等候將軍之時,胡言亂語,造謠生事,擾亂民心!將軍勿須理會,我且帶將軍入城再敘。”
兩人並駕入得郡城,剛入城門,蒙驁便看見郡城直道兩側或坐或臥擠滿了流民,蒙驁不難看出,這些難民已經餓得毫無氣力!
族老看著蒙驁,掙紮著站了起來,一臉決然向蒙驁走了過去!
族老走到蒙驁馬前,揖手:蒙將軍,如今上有天災大旱,下有匈奴人為禍,老朽老矣死不足惜,隻可憐我族中青年子弟難以為活,但求將軍體恤!隨即族老虛弱的身體顫顫巍巍的朝著蒙驁拜了下去,那些跟在族老身後的饑民見族老拜俯在地,連忙跟著拜了下去,口中大呼“求將軍體恤”
“大膽,擋我軍將之路,以法論處當是死罪!”桓檹頗為不悅的大聲訓斥道
“無妨!”蒙驁下得戰馬,快步走到族老身前,將族老扶了起來,目視著這些瘦如枯槁的流民,大聲說道:“至從我蒙氏入秦以來,上受秦王恩寵,下有黎民恩惠,我已是秦國之人,而我部下將士也有人是你們的兒子,父親,兄弟。如今天災人禍,我蒙驁又怎能舍棄我坐下軍士的親人!”
蒙驁轉身麵向楊端和:“楊將軍,我等將士之所以鎮邊守關,也是為了我秦民有安生之所,立身之地!再則耕於地,涉於商,我打算留下20車糧草賑災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楊端和思量一番:“不如先留下10車,再遣蒙武回鹹陽,回秉大王討取些糧草。”
“將軍不可!”桓檹阻止道,“匈奴人兵馬眾多,且不是大軍攻城多以騷擾搶掠為主,軍中物資怎可分與平民,一旦軍隊缺少糧草供給如何匈奴。”
蒙驁含笑不語,轉身走到大軍之前中氣十足對一眾將士問道:“天災在上,匈奴人搶掠在下,你們的親人食不裹腹,隨時可能會餓死,你們願意看到這樣的慘景嗎?”
“不願意!不願意!”所有將士齊聲回答到!
“既然不願意,你們可願讓出部分軍糧。”
“願意!願意!”
桓檹見蒙驁,楊端和兩人決議既定也不在多言,臉色卻愈發陰沉!
蒙驁讓人將10車糧草分與百姓,便讓蒙武帶兵去城外安營紮寨,隨後便與楊端和一起前往郡府商討用兵之事,入夜方才回營!
聽聞蒙驁回到營地,蒙武連忙去見蒙驁:“父親,我們剛來秦國,便以軍糧賑災,而且我看今日桓檹將軍臉色不喜,恐有禍事。”
“你覺得天下大勢如何?”
“合縱之時,秦國雖損傷卻得巴蜀。連橫之策,秦國遠交近攻!如今秦國即便不敵五國之力,退也有巴蜀險地可守,已然是秦盛而諸強衰!”
“秦雖強卻也遠非五國之敵,五國聯兵無非為利!合縱之初秦失小利反之使得五國相互交戰,秦借機脫身事外,募兵富民反而更強。連橫之策,離間楚國,破合縱之勢,五國即便聯兵,也會相互摯肘!巴蜀雖險,秦國可破,巴蜀之險也不是非人力不可破。
秦國勢弱之時,秦王概以貧瘠之地想讓,得城之國看似獲利,其則不然。分兵守之為其一,耗損金帛物力為其二,名為讓地實為疲敵之策。
當年樂毅破齊,齊王遷怒我蒙氏,蒙氏在齊已無立足之地!秦王野心餑餑,如今秦國強於六國太多,秦王之心大白於天下,招將募兵,隻是我等非秦人,秦王必不可信,若是我以軍糧賑災實為秦王招募士兵,也是為取信於王!我且修書一封,你先去覲見丞相,以丞相門客自居,丞相定會相助,如此方能立足秦國。“說完蒙驁取出竹簡,書寫一番,待到墨跡幹褪才包裹一番,命蒙武連夜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