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奇女子金老太君(3 / 3)

可她們都是以買奴隸培養為主,其他有點才能的人,以契約限製為主。沒有人願意設甚處地的去想夥計們的感受,也沒誰想去提高夥計們的生活質量。

即使有提議月例多給作為獎勵什麼的,也有會站出來說開了一個先例,就會有其他人跟著要求,如果效益好的時候還好說,效益不好了,他們又要覺得不平衡,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給太多甜頭,不知道甜,自然就不會惦記著。

這都什麼鬼?怪不得後麵會有人要推翻這種奴隸製社會製度。

我知道老太君這種思想根深蒂固,我又不想讓她不高興,所以我還是別發表我的高談闊論的好。

我那麼愛顯擺的人,也難得的不停的用水果塞住自己的嘴,避免禍從口出。

“金玲,你為什麼不說說你的意見?”老太君語氣裏加了幾分威嚴。

我嚼梨子的嘴頓了一下,吧唧吧唧的咽完了,才說道:“我想說的方法大家都接受不了的。所以我還是別說了,避免引得大家不愉快。”

老太君眯縫了眸子,兮了口氣,認真地說道:“金家,之所以能一直代代相傳發展祖宗的商業之道,就是因為金家的子孫們明白一個道理:你來我往,相互幫襯,共同分享方法和經驗,姐友妹恭的互相扶持。一個家,大家一起努力,再難都撐得過去,如果有人隻想著自己,金家就不會有今天。玲囡囡,你明白了嗎?”

“玲兒明白了。”我很不是味的吞了口唾沫答道。

老太君見我依然有點躊躇,便又助力了一句:“囡囡有什麼想法就拿出來說,不過就是與你幾個姐姐討論交流罷了,不用想太多東西。”

我也是有脾氣的人好嗎?你們的觀念跟我根本不同,我給你說這些有什麼卵用呢?愛聽是吧?行啊!

“我剛聽幾個姐姐說道,對待自己的夥計的態度,我覺得不可取。人家生下來也是爹生娘養的,不過就是家境差了點,人家也有在靠雙手創造著勞動著。將心比心。學來的成語不光是用來背書和說話時候用的,而是學以致用的。”

我一頓巴拉巴拉巴拉說了如何建立“公司文化”,又應該在每個夥計剛開始的時候不光讓他開始明白公司文化,還要知道“公司製度”。

其實古時候,也就是這時候,很多老店都是有這些的。但是他們沒有用這些冠冕堂皇的形容詞包裝。比如景記藥行收學徒有三不收,什麼不孝順的不收什麼什麼的。

然後我又說了如何按勞分配,還講了給夥計分紅會怎樣促進她們。一個人想點子開好一個店,和一群人都幫你想點子,開好一個店,根本是量到質的飛躍。

我又舉例了柳府金飾店的工匠們設計圖紙分紅的例子,結果她們都發動腦子設計圖紙了,當初一個師傅想圖紙,花樣再多,為了有周期,那也就一周推一個新的款式。現在幾個工匠都在設計圖紙,那就是好的情況下一周可以推出五六個新款。

一個人有一雙眼睛,你看的見這家對手的發展,就可能看不見另一家對手的改變。你花錢找人幫你去看,和你對夥計好一些,她們自己願意幫你去看是不一樣的。

說了這麼多,我無非就是想說,自己一個人把好處占大、占全了,那賺了錢,花著也得算著。大家一起賺錢,反而會大家都幫你賺錢,你花出去的錢,變著法兒轉著兜兒就還會回到你口袋裏。

“小妹一切都是靠多看多聽得來的這麼些個想法,姐姐們權當聽個樂嗬。”我拱手作揖道。

“臭丫頭!終於等到了呀!行了,祖姥姥累了,你們都下去吧。”老太君閉上眼靠在椅背上,大家還沒走遠呢她就眯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