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贈妻

紅豆應知南國恨,一枝千載尚傳情。

沈園離夢聲聲怨,川女愁懷夜夜琴。

書劍匡山寒石骨,詩囊馬背老梅心。

豪情如絹千繅白,裁作春衣獨贈君。

1982.4.5

夜宿洪湖瞿家灣憶賀龍將軍

半壁河山係一身,青篙撐破壓湖雲。

小荷不解南冠夢,猶著紅妝望故人。

注:瞿家灣為1930年至1932年中共湘鄂西省委所在地。賀龍在此戰鬥3年。

1982.5.14

端午節過秭歸訪屈原故裏,作招魂曲

萬古長江幾劫流,灘聲洗盡舊王侯。

而今君若乘舟去,過罷孤山有莫愁。

1982.6.26

船過巫峽

遊子他鄉雲雨夢,輕舟難載恨重重。

血鵑有限情何限,一掠巫山十二峰。

1982.6.27於雨中遊輪上

過神女峰口占

瑤姬應是良家女,不愛君王愛庶民。

雲雨巫山舟子誓,沙淘浪打總難泯。

荒唐一紙高唐賦,文諑蛾眉墨諑情。

千古含冤魂不散,巫山頂上作奇雲。

1982.6.27

大寧河賞月

題記:夜宿巫溪,與洪淵、維州、徐剛諸詩友賞月於大寧河畔茶棚外,從巴山蜀水談及李白謫放,多有為詩人嗚不平者。月閑歸寢,輾轉於床,遂有此作。

人煙生處即家鄉,何必詩人說夜郎。

明日大寧河上去,青山與我共回腸。

注:1982年夏,參加湖北省文聯組織的詩人訪問團前往秭歸縣屈原故裏舉行“端午詩會”。參加者有嚴辰、方冰、徐遲、蔡其矯、曾卓、公劉、李元洛、王家新等老中青詩人六十多人。期間曾遊大小三峽,得詩數首。

1982.6.28

瀟湘道上

堯妃何事太纏綿,一夜瀟湘雨萬山。

雀舌茶分秋色苦,竹斑珠墜晚荷甜。

瓦簷遮斷茅簷草,牛背馱回嶺背煙。

汲水小姑浣木葉,半溪風燕趁紅顏。

1982.9.9清晨於京昆62次特快列車上

蝴蝶泉

清泉一曲為誰幽,紅雨香浸幾樹柔。

歲歲蒼山蝴蝶會,合歡花下醉風流。

1982.10.8清晨於京昆62次特快列車上

謁聶耳墓

不是滇池眠瘦鵠,安能拱手葬英才。

恥同金佛分三席,暫借梵鍾撞一回。

應有悲歌醒淨界,更無浩月屬陰霾。

炎黃後代風流甚,義勇軍中竟壯懷。

注:聶耳墓在昆明西山風景區,山上倘有華嚴、太華兩大古寺。

1982.10.14

示內子

莫向楚天抬望眼,深情惟有兩心知。

遙思蕭瑟江城日,最是淒涼夜靜時。

幾度秋風吹夢到,經旬浪跡得魚遲。

歸家愧聽嬰啼曲,又怕扶床隻問詩。

後記:受解放軍總政治部邀請,赴滇南中越邊境,以及滇南中緬、中泰邊境采訪40天,回到昆明,驚聞妻因病弱而早產。電報已來5天,皆因我在旅途而無法聯絡。當即撥長途電話回武漢詢問,得知母子已脫離危險,心下稍安。然心中仍不免生愧疚之情,若此番我不來滇,則妻不至早產受苦。旋即買票登車,回返武漢。

1982.10.17

夜過嶽陽

嶽陽一過太匆匆,況值秋深夜雨濃。

樓下夢縈憂樂賦,靜中驚聽洞庭風。

1982.10.18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