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人本擬沿岷江下彭山眉縣,嘉定一遊峨眉,卒以同人西行者,已有返渝訊,滬事又不宜久假,自入川以來,倏已八十日,亟須東還,若直馳渝,隻須二日,繞道至峨眉一遊將非兩旬不可,且川中須再來,留此一著,權為去後之思,亦未為非計。遂決由蓉作歸計矣。唯在蓉尚不能不稍事勾留,因連日正舉行十三屆博覽會,不可不一觀,以張眼界。成都舊俗,節近花朝,每年有花市。在青羊宮、二仙庵附近舉行,辟園張樂,萬貨登場,茶房食肆,招徠遊客,頗極觀賞之盛。市場中廣蒔花木,紅紫紛披,嫩蕊柔枝,雖移植往來而猶能茁長,蓋地土滋沃有以致之。陳列之貨物,多蜀中出產,競巧爭奇,亦多可喜。主政者因勢利導,乃有博覽會之舉行。士女駢集,均著新裝,如此豔陽天氣,好花時節,正遊蜂浪蝶得意時也。昔張公詠治蜀時,有《春遊》詩雲:“春遊千萬家,美人顏如花。三三兩兩映花立,飄飄似欲乘煙霞。”公詠鐵石心腸,乃亦賦此麗詞,實以成都女兒之顏色天成,當春遊時尤顯其豔麗,雖欲不動景羨之情,亦不可得也。導遊胡臨聰君,偕其夫人及孿生子款宴予等於花市上,其夫人並為予等攝一影。後予在市上購李、周笠名畫二幀及蜀中名產數種以歸。次過百花潭,一水回環,亭林掩映,佳境也,現已為鄧晉康軍長所有,改稱鄧莊矣。三十日李光鬥(星輝)、李子謙兩君約午餐,餞行,晚曹仲英君餞吾人於錦江畔之枕江樓。是日晤李仲膺君,仲膺前伴第二路考察團赴西康,新自嘉定歸來,欣然道故,述伊等赴康各狀尤詳。因悉陸詒等已到敘府即日東下矣。三十一日征車既備,於春雨聲中,悄然離蓉。過龍泉驛,見梨花滿山,其白如雪。偶得一絕雲:
雨罷登車別意滋,依依楊柳係人思。龍泉驛上花如雪,正是芳菲客去時。
是夜宿內江縣。四月一日曉,車行三十裏,渡沱江,早餐於椑木鎮。下午車疾馳過璧山縣,於將抵青木關時,見岩下傾翻一標明88號之車,車身全毀,聞之路人,昨日於此死三人,一車夫,一某軍需官,一侍役。吾人目睹此慘變,均不禁為之有戒心。既過老鷹岩,乃釋然。四時許到重慶,仍寓青年會。未幾,第一路團員陸詒、唐惠平、蘇德政、王振寰亦到,兩路同人,事先未預約,竟於同一時間內會齊,為之大快。是晚,歡呼暢飲,酩酊而歸。二日中國銀行行長張禹九於四牌樓該行樓上宴客,承以四川出口貿易及銀行業調查詳情見惠,特為附錄於本書後。四日赴川江航務處探問船訊,知直接航漢滬者,仍為“民主”輪,但須遲至七日始開航。予等乃乘此餘閑,赴南泉鄉一遊。南泉鄉有溫泉,俗稱南溫湯,與北碚之北溫湯,俱經長時間之經營,各以美景擅名於川中。吾人於細雨紛霏中,輕裝過江,至海棠溪,雇得馬四匹,輿二乘。上小函穀,越黃葛埡。以天雨未登南山塗山之巔,高坡上回顧巴渝,煙水茫茫,市衢如浮大舟然,胸懷為之壯闊,是日適為寒食節,途中得詩一章:
細雨吹絲寒食路,渡江初過海棠溪。荒煙漠漠蒼坡外,野墓蕭蕭古寺西。馬徑新開雲步石,山腰綠破水田泥。南泉鄉裏春如夢,望到江南路已迷。
行四十五裏到南溫泉,四山青翠,小鎮臨溪。屋舍儼然,居處恬適,予等寓青年會南泉分會,在半山間,溫泉池在其下,居鎮之中。鎮中有整潔華美之旅館數家,均備為遊沐人憩止之所者。有溫泉公園事務所,總管此間園景建設事。予等就浴一次,水含多量琉璜質,聞能療皮膚疾,與北溫泉含石灰質者不同。隔壁為女子浴室,據雲此間女子來就浴者甚多,因距渝近,且本鎮有女學生甚多也。次日上午參觀鄉村建設實驗區,區長王平叔,為鄒平縣梁漱溟之弟子。就原有之鄉村師範學校改為實驗區,尚不久,有男女學生共二百餘人。無畢業之年限,視其能力可以為實驗區中之工作人員,即為之分派工作。亦合理之主張也。實驗區分兩大部:(一)講學部。(二)實施部。講學部下有教務課、編輯課,實施部下有鄉政課、建設課、教育課。該實驗區經費現雖極艱窘,但師生埋頭苦幹之精神,頗可欽佩。學員分布於溫泉、土橋、鹿角、界石、樵坪、公平、文峰、崇文八鄉。實施部之鄉政課,主理各該區組織、調查、統計、登記、選舉、製訂公約、自衛、儲備、救濟、息訟、調解等事項。建設課主理各該區農作改良、造林、畜牧、家庭工業、各種合作社、交通、衛生、測量、借貸所、醫社、醫院等事項。教育課主理各該區小學教育、民眾教育、成人補習教育、家庭教育、幼稚園、藝術館、自然科學研究所、圖書館、禮俗改良、公共娛樂等事項。現各鄉對於建設各事項,均在積極進行中。下午雇一小舟,自市橋前解纜泛於溪流,溪長五裏,故名五裏溪。泉水自青年會宅之後山,潺潺流出,吾人鼓棹向夾山中行,兩崖青蔥之色,映衣袂皆碧,而巨石壓人,仰視之疑若下墮然。過飛泉,蒼苔瀉玉,淺草茸茸。崖高數丈,其直如垂簾,殊有奇趣。次轉至花溪灘,及王向氏殉節處。王向氏之夫死,其舅姑逼之轉房,轉房為川中甚普遍之風俗,轉嫁於夫之兄或其弟,習不為怪,而王向氏因篤於伉儷情,不肯轉房,墜此崖下,殉焉。吾人之舟抵新堤壩,聞壩頭瀉水聲,舟已不可複通,乃回舟至小溫泉一遊,小溫泉為私人產。花木扶疏,小池潔淨,外人亦可就浴,唯索價稍昂耳。是日下午回鎮,六日返重慶。民主輪適自下遊來,乃托川江旅行社運行裝上輪,吾人赴市政府秘書長石體元之餞行筵於留春幄,宴罷,匆匆登輪。夜民生公司總經理盧作孚與川江航務處處長何北衡來話別,盛意拳拳,可感也。
七日泊萬縣,遇風,未登岸,八日過三峽,泊宜昌,九日,大雨,泊沙市。十一日到漢口。寓江漢路揚子飯店。十二日登公和輪,十五日抵滬,而川遊之事遂畢,遊記之稿,多成於歸途中民主輪上,草草完篇,略誌屐痕而已,千裏歸舟,幾宵握管,江行雖疾,而文思轉如上水之船,澀滯不複暢意。寫罷擲筆,為之憮然。
附:四川銀行業之調查;四川在清末,已有大清銀行及四川省濬川源銀行,皆純係官本。鼎革後,大清、濬川皆停止進行,由中國、聚興誠等代之而興。近十年來,應時代之需要,紛紛設立,重慶一埠,即達九家之多,正籌備中者,尚不在上數之內。唯前此開設各行,因受政局關係,亦常有倒閉之舉;而擠兌等事之金融小風潮,尤屬常有之舉。茲將目前各行,分述如後:
甲現有金行;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在民國十七年前為國家銀行,十七年後改為國際彙兌銀行。全體資本初共二千萬元,民國十七年後增為二千五百萬元。重慶分行於民國四年四月開幕,所轄如成都、自流井、五通橋、潼川、敘府、瀘縣、萬縣等各支行,亦於是年次第成立。其時大局統一,川省內部亦無戰事,又代理國庫省庫,故營業發行,均臻繁盛。自民五川省軍興,迭受戰爭影響,同年五月,又奉內閣通令停兌,致川省中鈔信用,一度喪失。因此遂於民國十一年起改為支行,同時所屬各支行,或酌量裁撤,或改為辦事處及收稅處。幸重慶自民國十五年後,未經兵亂,秩序安定,遂又於民國十八年複改分行,因前度停兌中鈔五百六十餘萬元,早經悉數收回。遂又於是年重發兌券。現所轄計:
支行為成都辦事處、重慶四牌坊、重慶關嶽廟、萬縣、涪陵、內江、瀘縣、敘府、五通橋、嘉定(附峨嵋暑期辦事處)、潼川莊、自流井、隆昌等十三處。此外複就各行附近縣份增設“代理店”及“代兌處”等。其成、萬、涪、內、瀘、敘各行,均發有兌券。重慶發行為一百數十萬元。經理為周宜甫氏。
聚興誠銀行——聚興誠銀行創立於民國四年,為四川楊氏兄弟所組織,係采股份兩合公司之形式。以楊依仁等十餘人為無限責任股東;以公開募集者為有限責任股東;額定資本百萬元,分一千股,每股千元,有限股與無限股各半。收足十分之四時開始營業。民國十七年後,遂收足一百萬元。公積金亦積存約三十餘萬元,現設總管理處於重慶。所轄:
分行為重慶(新豐街)、萬縣、漢口、上海、成都(華興街)
五處;支行為蘇州一處、辦事處為南京、宜昌、重慶(都郵街)、上海、成都(外東)、成都(祠堂街)、武昌七處、彙兌所為長沙、常德、北平、沙市、老河口五處。
業務除普通經管者外,複設有代辦部兼營堆棧、押彙、訂購貨物、報關轉運等項。數年前曾發行五元、十元、五十、百元等等無息存票,後皆一律收回。總經理為楊粲三氏。
美豐銀行——重慶美豐銀行,立於民國十年,為華人與美人雷文(Rven)合組之股份有限公司。美股占百分之五十二,華股占百分之四十八。與上海美豐銀行,共牌號而不共損失。資本額定一百萬元,開幕時收足為二十五萬元。民國十四年後因重慶發生劇烈排外風潮,該行美股於民國十六年全體退出,由川中軍政商界集資收買。經營除銀行業務外,並兼理美國水火保險協會事務。當開幕之初,因憑借外股,遂自由發行;收買美股後,始呈準二十一軍部,允其繼續發行,其發行數通常約一百五十萬元。近年因市況不佳,數字未增。所轄有上海、成都二分行,此外漢口、北平、天津等處,亦有代理機關。民國二十年續收股本為二十萬元,民國二十二年又於渝行內增設總行。總經理為康心如氏。
平民銀行——平民銀行,成立於民國十七年,為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定十萬元,收足八萬餘元。以發展平民經濟為宗旨,專營小額放款及儲蓄等。民國十九年因受莊號倒閉影響,幾瀕於危,幸由董事撥款救濟,始克維持。該行初發有五角之輔幣券,近已全數收回。茲行於距城三十裏之磁器口及本城設有辦事處二,經理為張子黎氏。
川康殖業銀行——川康殖業銀行創立於民國十九年,為股份有限公司,額定資本四百萬元,現收足百萬元。股東以軍政界為多。其目的在用經濟力量,發展康藏。但格於時局,仍經營普通銀行業務,亦由當地政府給予發行權。其發行數約四十餘萬元,現已逐漸收回不少。總行設重慶,該行最近撤銷萬縣分行,改設成都分行,又增設重慶都郵街及瀘縣二辦事處。總經理為劉航琛氏。
川鹽銀行——川鹽銀行創立於民國十九年,為股份有限公司。係四川鹽業銀行改組,因北平、上海已有鹽業銀行,始易今名。資本額定二百萬元,全為鹽幫所集,每售鹽一傤,例入股本一百元,故資本日增,現已收足一百二十萬元,並另劃資本二十萬元,作為儲蓄部基金。凡由自流井運出之川鹽,全歸該行保險。其業務趨重押款。唯未發行鈔票。總行設重慶,所轄有成都、自流井二分行及重慶都郵街辦事處等。經理為陳麗生,董事長為吳受彤,行務多由董事長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