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 歸來反思(1 / 3)

突然間,有些...想家了...

不知道為什麼,很想,很想家!{歸屬感}

可是,又想家裏的什麼呢?

梧桐樹,張高了沒有?

月季花,開了沒有?

還是家裏的葡萄,熟了沒有?

......

突然間想起,做了好事,助人為樂,就想要聽到表揚;看著熟睡的奶奶,就想起了父母。

對,是親人!

原來,是想爸爸,媽媽了......

此時此景,不禁讓阿太想起在香G,眾人看不慣導遊,略微反抗,晚上聚餐時,年長的YN大哥說的一席話。

“其實,像我們這樣經常在外,四處漂泊的人,哪裏都是我們的家;唯一不同的,是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碼頭,港灣;

在那裏有我們的親人,有那年邁的老父母,美麗的嬌妻,可愛兒女,還有......他們的期盼和想念。”

“父母慈愛的微笑,妻子的潸然淚下,兒女的歡呼雀躍,一聲‘爸’,一聲‘媽’,我回來了......”

“心裏的委屈也好,倔強也罷,一直笑著,偽裝自己;在一刻,擁抱家人,溫暖的瞬間,就感覺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也就夠了!也都值了!”

“男人啊,隻要用心,沒有什麼不可以!”

......

原來,自己是想家了。

想家裏的父母和親人了,想要沉浸在他們的關愛裏,想要那份......歸屬感。

而後,又想起在香G和澳M時,所見到風土人情,曆史情況和日常生活,環境製度等。

還有各種各樣的稀奇事。

比如:言論自由,XX宮不違法,公共場合,在沒有垃圾桶在身邊的情況下,不能吸煙,違者罰款。等

......

自然而然的,也就又想起,那些導遊的言語和作為。

為了讓遊客消費,出言諷刺,演紅白臉,兩人對唱,不斷的恐嚇;不讓上廁所等,真是讓人汗顏,想想,就覺得讓人厭惡......

但慢慢的,經過剛剛上網了解,換位思考一下,其實大家也都不容易。

第一點:“確實如小李所說,大家都是又任務的。”

而且,住宿也好,飲食也罷,在當初交的幾百元的情況下,雖然夠用,但公司和導遊,又怎麼來掙錢呢?

上網查了查後,導遊的基本工資並不高,所以、隻能來拿些小費和提成。

“怎麼拿呢?”

隻能靠合作,一起讓客戶消費,大家共贏。

顧客買自己所需要的,導遊和旅遊公司做中間人,來買賣家的貨物。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各取所需罷了。

這樣想來,導遊也沒什麼過錯,隻不過,‘個別導遊’的做法和言行,有些欠妥。

而且,上網查了查後,才知道旅遊團也是有很多種形式的,像阿太自己這樣的,就屬於是購物旅行團。

團購到外旅遊,基本上去不了,多少地方;而且,費用也主要靠你消費,來買單的。

還有就是組團,隻是吃個玩樂,基本不購物,娛樂為主的,不過價位一般較高。

再要不就是自駕遊--自己駕車出外旅行,或者自己個人出錢到外旅遊,這樣的價格也偏高一些,不過卻樂得自在。

......

回到家後,眾親友在寒風中,哆嗦著身體,出來相接,啊太的姑姑也難得會來了一次;眾親友在家裏一陣的噓寒問暖,相互依靠,圍著火爐互訴著,各自經曆和往事。

當聽完阿太和奶奶,這次旅遊的遭遇後,眾人都略帶驚訝,相互關心,而阿太的姑姑,卻是一陣的自責,隻不過,是公司的同事幫忙買的,卻想不到,還有這種旅遊模式,還是了解的不透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