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末世(1 / 3)

數天以後,核打擊引起的連鎖地震漸漸停息,海嘯的喧天波濤已有了回落的跡象。聯盟主衛要塞位於地下九千米處的一間巨大實驗室裏,一群身著防護服的科研人員正圍在一個玻璃罩前,認真的端詳並小聲的議論著什麼。玻璃罩內,躺著一具六翼“天使”的屍體。同層的另一間實驗室內,一群軍方的技術人員正在試圖拆開一具戰鬥裝甲。與此同時,已經成為主衛要塞最高長官的耿伊南坐在第十二層某間辦公室裏,皺著眉翻看著手中的一份報告。

聯盟主衛要塞是這次超級規模核打擊中唯一巋然不動的建築。不得不說,聯盟主衛要塞堪稱碧衍行星建築史上的神來之筆,這個初建於碧衍行星曆2514年的地下建築最初隻是作為某個碧衍軍閥的彈藥庫存在,在後續的幾百年內被數次易手,但每次的占據者都會不約而同的對它進行擴建和修繕,數百年後更是被碧衍聯盟作為方舟火種計劃的示範工程實施了巨大的投入,這才形成了現在這深居於地下的倒金字塔形永久性要塞,其實僅憑借一組簡單的數據描述便可以知道主衛要塞的恐怖:最深處達到十五千米,共有十二層,第一層位於地下三千米處,麵積達到六百平方千米,然後以逐層縮減,但最底層的十二層依然有六十平方千米,要塞內充斥著隧道、機房、武器彈藥、實驗室以及諸多大型的生態循環係統。

主衛要塞幾乎囊括了碧衍行星現階段各個領域的最高科技手段,它的第一、二層是基礎戰備資源儲備區,第三至第六層為生活區,第七、第八層為生態循環區,第九至十一層則儲備著高等戰備資源和一些從未對外宣傳過用途的區域,第十二層,則是包含了秘庫在內的聯盟核心領導區域。

現在,這座地下堡壘收容了第一輪攻擊幸存下來的諸多難民以及一小部分軍隊和警察隊伍,再加上原有的常駐人員,主衛要塞現有人口為一百六十二萬。兩天前被推選為最高長官的耿伊南已經開始著手把第六至第九層全部改建為糧食生產區,要熬過不知道會存在多久的核肆掠,可不是簡單的靠著主衛要塞裏的水淨化循環係統和電力循環係統就能做到的。

地麵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敵軍的十二個半成品基地已經變成了十二個不規則的巨大湖泊——平均每個基地十枚600萬當量的核彈在一瞬間把基地撕成了粉末,並在碧衍行星的陸地上留下了十二個巨大的深坑,由此引發的強烈地震以及海嘯導致的海水倒灌在完全毀掉原有地貌後,在形成了十二大湖的同時,核風暴幾乎摧毀了地麵上絕大部分的生物。核彈的轟鳴過後,碧衍行星的陸地上除了山林焚燒帶來的巨大劈啪聲外,再無其他聲息,沒有任何生物能在核衝擊波、核颶風中存活下來……

核打擊在碧衍行星的大氣層內產生了巨大的雲層,它完整覆蓋著整個行星,厚度達到近二十千米的紫黑色雲層的成分複雜得就像一種無解的毒藥,要命的是,它在絲毫沒有消散的意願,所有,它一邊嚴密的遮擋著陽光,一邊不斷的在天空中飄揚著暗色的雪花,把雲層裏的輻射物帶進海洋、滲透地表……

躲在簡易地下掩體的平民和預備役士兵在核打擊的一個月後遭到了病痛的襲擊,致命程度驟升的白血病、乳腺癌、肺癌、骨肉瘤、甲狀腺癌、皮膚癌瘋狂肆掠,越來越多的人病倒迫使仍舊健康的人們中的大部分逃回了地麵,但他們都在二十四小時內倒在了已經荒蕪得像沙漠一般的原野上——沒人能在這種強度的核輻射中生存。

悲劇卻堅定的繼續著,沒有了陽光的照耀以後,陸地上的植物在數十天內不斷枯萎、倒下,就連廣袤海洋中也是如此,大量海洋動物的屍體沉入海底,並很快的在數日內變作一堆腐肉……

雪花、冰雹成了主流天氣,整個碧衍行星的氣溫在六十天內降到了零下十度以下,並繼續保持著增加的勢頭,按照這種趨勢下去,在未來的五到十年內,新的冰河期將會正式來臨。

碧衍行星像死星一般寂靜。

核打擊過去了七年後,碧衍行星徹底變成了的冰雪世界,但是冰雪的顏色卻讓人無法與潔白無瑕聯係起來——那是一種斑駁的暗色彩,充斥著紫、黑、深黃——就像晚期肺癌病人吐出的痰那樣令人惡心。

聯盟主衛要塞在這七年內成功的完成了糧食基地的改建,雖說仍舊需要繼續實行糧食限量配給製,但耿伊南與他的輔官們對養活要塞裏的近兩百萬人有了很大的信心。要塞裏除了糧食外,還有充足的淨水和電力,這要歸功於戰前就一直值守在要塞內的兩萬名聯盟後勤官兵,如果沒有他們,沒人能完美的讓整個要塞運轉。七年裏,耿伊南麾下的研究人員破解了敵兵戰鬥裝甲的結構和動力配給原理,裝甲合金的複雜程度令人瞠目,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碧衍行星上不缺乏這些原料,從理論上來說,是可以實現完美複製的。不過破解完裝甲的動力源與配給回路原理後,耿伊南和他的輔官們心底升起了強烈的哀傷——如果研究人員的計算沒有失誤,這些戰鬥裝甲的動力儲備已經基本耗盡,亦即是說其實當年隻要把戰鬥再拖延一點點時間,這些戰鬥裝甲也會因為動力原因停止,即使敵艦上能夠進行補充,那也將維持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以內。戰鬥裝甲內不是血肉,而是一台體積不小運算功能卓越的光腦——這一點讓機械師們在打開裝甲後除了訝異之外更多了一份欣喜,回想戰鬥影像中那些動作敏捷殺伐果斷的敵兵,誰能想到它們居然會是在一堆電子元件外包裹了一層厚皮的家夥?

沒有得到太多進展的是對那具“天使”屍體的研究,盡管研究人員已經取下了屍體上的一小部分組織,但除了獲悉它們的成分與人類幾乎無二外一無所知。

這七年裏,聯盟主衛要塞利用在三百年前便中止使用的電磁波傳訊技術聯絡上了數個其他的地下要塞,不過這些要塞的生態循環能力要遠低於主衛要塞,那就意味著他們要比主衛要塞的困難多得多,但是,誰能給予他們援手呢?答案是沒有人。

時間又緩慢得過去了六十四年,主衛要塞的人口增至了兩百四十四萬,耿伊南依然健康的活著,並且他和他的士兵們將會活得越來越滋潤。在過去的幾十年裏,研究人員破解了“天使”並成功研究出一種配方並製造出了一種性能穩定的藥劑。藥劑的最大功效是延長壽命以及獲得強大無比的肉體力量乃至精神力量。耿伊南是最早一批的受益人,他與他的輔官、一小部分士兵以及核心研究人員們一起分享了這個成果。藥劑效果體現最好的自然是耿伊南,現在他可以單憑肉體力量便可以掰彎直徑八厘米的實心鋼條。耿伊南在獲得這種原本應該屬於神的力量後,指揮著同樣注射了藥劑的六百名直屬衛隊成員在十六年內把主衛要塞的麵積擴大了將近一倍。

科技人員把敵兵戰鬥光腦的性能提高了四倍後便到達了極限。主衛要塞出品的第三代戰鬥裝甲與戰鬥光腦彙合後爆發出的靈活性、速度以及戰鬥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七十多年前的敵人。第三代戰鬥裝甲被耿伊南命名為複仇者,在命名的一瞬間,他的腦海裏掠過了妻子尉遲嫣然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