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萬一他們不願意支持公子,反而支持公子糾,那麼應當如何呢?”鮑叔牙擔憂地問道。
“先生無需多慮,,,”這個時候,隰朋反而笑了,“在下有三條理由,再憑借我的三寸不爛之舌,足以說服眾位大臣。”
“哦?敢問是哪三條理由?”鮑叔牙誠懇地問道。
“敢問先生知道先君被弑,除了管至夫和連稱的叛亂還有什麼原因嗎?”
這個時候鮑叔牙有些為難了,按照禮法,“子不言父過,臣不言君過”,如今先君剛死,怎麼能提先君被弑的緣由。
看出鮑叔牙有難言之隱,隰朋也沒有讓鮑叔牙硬說,隰朋自問自答道:“那是因為,先君當位期間,得罪了周天子,,,”
“雖然周朝勢微,但是畢竟還是天下的共主,隻要周朝敵對我們,我們就得不到安寧,在這一點上,先君雖然賢明,但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也是齊國造成如今這般形式的原因之一,立公子為君,就是能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等等?你是說,立公子為君,可以與周天子重歸於好?”鮑叔牙明白了隰朋話中的意思。
公子糾雖然為長,但是他在對待周朝的立場上與薑諸兒同處一籌,這一點可謂天下皆知。
而假如他們立公子小白為君,甚至不惜得罪魯國,在周天子看來,這就是齊國在向自己示好,自然不會再對齊國出手。
“先生所言極是,那麼剩下兩條是什麼呢?”鮑叔牙眼前一亮,光是這一條在他心目中都有些動心,那麼剩下的兩天又會如何呢。
除此之外,鮑叔牙對隰朋的才智的推斷更為深刻了幾分。
果然是曠世奇才,竟能算到這裏。
公子小白也是聽到了這個消息,但是他仍然是繼續吃喝,仿佛剛才的一切他都沒有聽見。
“第二條,公子糾要是進入齊國,肯定會借助外兵入國,既然這樣子的話,公子糾對臣下肯定會有懷疑之心,以後魯國有什麼需求,公子糾肯定會應允,長此以往,齊國必定被削弱,而魯國勢必增強,到頭來,齊國就注定難逃亡國的危險。”
“先生所言極是啊!”鮑叔牙馬上改口了,別看隰朋年紀要比他小,但是隰朋的閱曆和在政治方麵的才智絕對是頂尖的,這一點肯定勝於他。
可惜啊,若是管仲也在就好了,隰朋固然政治方麵卓越,可管仲在軍事和政治領域才智要更甚,隻是,,,
哎,管仲親自射殺公子,公子的心中自然會對他有陰影,說不準還深深地怨恨著。
不管如何,自己一定要求公子收下管仲。
“那第三條理由是什麼?”鮑叔牙繼續問道。
“公子一向以賢明存在於國人心中,這段時間裏連續兩位國君去世,在世人的眼裏自然會認為公子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在這三條條件的驅使下,公子的君位自然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