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別當君子(2 / 2)

如今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自己這些人的錢湊一湊也是可以包一片山場的,而且賺的錢按幹的活分,那可就不是一天六七十的事了,就算大丫拿了四成,那一天翻一倍也不是問題,如今一天一百多塊錢的好活,去哪找啊?

下麵的人亂哄哄的嚷嚷著,楊木杆子咳嗽一聲道:“瞎嚷嚷個啥?洋子不是說了嗎?同不同意的舉手,瞎嚷嚷誰知道你們要說啥?”

原本亂哄哄的人群很快安靜下來,於洋道:“那就舉手吧,同意的舉手。”

幾乎是瞬間,所有的手都舉了起來,這些常年在地裏和山上勞作的、粗糙而又黝黑的手仿佛要撐起青色天。

“全數通過,那就這麼定了。”於洋說完瞟了一眼那些看熱鬧的,見他們一個個躍躍欲試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說,便接著說道:“隻是咱們這些人未必忙得過來啊。”

那一群看熱鬧的急忙喊道:“洋子,我們也能幹啊。”

“就是,沒有多,湊個千數塊錢也行啊,或者出大力也行啊。”

“可不是嘛,你這有好事也得想著點我們啊,話說你小時候我還整天抱著你玩呢。”

一時間群情激奮,不少大嬸在那嘮叨起小時候於洋和自己孩子的事。

楊木杆子瞅瞅於洋,又瞅瞅那些看熱鬧的,猶豫了半天道:“隻是你們一時間拿不出本錢,到時候分錢的時候怎麼算?我提個意見,要不咱們這次就不按掏的本錢,就按幹多少活分錢?”

眾人都看於洋,於洋攤手道:“看我幹什麼?自己的事你們自己說的算。舉手唄,同意楊叔的舉下手。”

人群靜了半天,稀稀落落地舉起了三五隻手,並不意外,畢竟關係到自己的利益。

於洋打了個響指道:“對嘛,自己的事,切身相關,你們得學會說話,得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你看,這就是個好現象。”

人群裏有人說道:“老楊,你這個辦法不行。萬一賠了呢?這錢怎麼算?”

“怎麼能賠呢?你們又不是不知道那些包山場的一年賺多少?”

“就算這次不賠,以後你敢保證任何事都是穩賺不賠的?咱們大家夥兒既然準備一起幹,就得理出個章程,以後也有個準備。孩子死了,奶水來了,那就沒用了;咱得看著天還沒下雨的時候,就先把柴禾蓋上。”

楊木杆子悶著頭不說話了,半天道:“是,我想的簡單了。”

那些看熱鬧的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於洋雖然說按幹多少活分錢,可分多少是個問題,要是和那些包山場的一樣,自己也不能說啥。

“那樣這樣說的話,大丫拿了四成,你們再按出多少本錢分,我們這的確不太好按幹活多少分……”

有精細的算了一下,隻怕也就和平時冬天差不多,原本的興奮頓時化為懊悔。悔的是當初自己就沒和於洋一起收地,第二天還有機會,自己卻在觀望……

一片寂靜中,陳娥站出來道:“我那四成的錢就不要了,到時候大家按照幹多少活分。本來我就不想要,洋子也沒要。”

眾人眼前一亮,可於洋卻說道:“不行。”

所有人都沒想到於洋會說出這句話,陳娥也瞪著眼睛,不可思議地看著於洋。

她舉得自己可能是村裏最明白於洋想要什麼的人,可於洋怎麼會說這話?

於洋淡淡道:“大丫,你不要了,這是道德綁架啊。那以後誰想到賺錢的主意了,人家就該說了,你看洋子沒要,大丫沒要,你也好意思要?長此以往,誰還願意出這主意?”

陳娥愣在那,於洋接著說道:“今兒沒事,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說是孔子有個徒弟,是魯國人。那時候吧,魯國很弱,打仗總輸,所以很多人在別的國家當奴隸。魯國國君就說,誰救回來一個咱們的人,可以領獎賞。結果呢,孔子的那個徒弟覺得自己是君子,就沒去領錢。孔子就很生氣,說以後在外麵救魯國人的事會越來越少——為啥?因為你不要錢是君子,那我們這些要錢的都是小人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