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頓時感到不安,過了半天才支支唔唔地說:“俺……從鄉下來,請同學們多幫助。”不知哪位喜歡惡作劇的同學說聲“土妞”,從此,“土妞”便成了她的綽號….
●北京 畢 文
她被老師領進了教室。大家以驚奇的目光注視著這位新同學:個子不算高,長長的睫毛下閃動著一雙怯生生的眼睛,兩條烏黑的辮子垂到腰間,身上那桃紅色的衣衫早已褪色,而那淡藍的褲子離腳麵還有一大截,一個花布書包背在肩上,那模樣一看便知是個農村孩子。班主任要她自我介紹,她頓時感到不安,過了半天才支支唔唔地說:“俺……從鄉下來,請同學們多幫助。”不知哪位喜歡惡作劇的同學說了聲“土妞”,從此,“土妞”便成了她的綽號。
“土妞”以前沒學過英語,所以上英語課有點吃力。我和她是同桌,自然要擔當起輔導的“重任”了。我不厭其煩地給她講解,可她總是搖頭不點頭,氣得我說她“笨蛋”。她的脾氣非常好,笑著說:“我是很笨,所以才請你為我仔細講解。”我哭笑不得,隻好重新再講一遍。漸漸地,她的英語跟上來了。
有時,我覺得“土妞”很小氣。比如,我們的鉛筆剩下一小節,就扔了,可她卻舍不得。有一次,我和別人嬉鬧,把她的鉛筆頭扔了,她急得滿地找,當她從講桌下找到時,忙擦了擦,還說:“這麼長呢,扔了怪可惜的。”我不由哼了一聲,慢慢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心裏一直在想:她這是不是小氣呢?
事實勝於雄辯,我終於改變了自己的認識。
劉毅同學家裏失火了。同學們你一元,我五角,紛紛資助她。“土妞”這次竟捐助了八元,頓時成為班上“爆炸性的新聞”。我奇怪地問她:“你哪兒來的這麼多錢?”她抿嘴一笑,說:“平時一分一分積攢下來的。”
我不由得慚愧了。唉,我太不了解她了。我把內情告訴了大家,大家也很感動。可是,還有更使我感動的事兒呢!
轉眼間,和煦的春風送來了一年一度的文明禮貌月。星期天,我們去清理一條臭水溝。這裏是衛生死角,黑色的汙水浮著爛菜葉和動物的屍體,散發著熏人的臭氣。我到那兒,便急忙用手帕捂住鼻子。不料,一不小心,掏手帕時把鑰匙串也帶了出來,“啪”地一聲掉進了臭水溝。這下我可急壞了。那一串鑰匙不僅有家裏用的,還有開教室門的,這可怎麼辦呢?用手撈吧,這汙水多使人惡心;用竹杆撈,又怎能撈到小小的鑰匙?別的同學一時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這時“土妞”撥開人群走過來,問明鑰匙落下的位置,便挽起袖子毫不猶豫地趴在地上,把手伸進汙水中去摸。髒水淹沒了她的胳膊,她的身體幾乎貼在地上了。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忽然她直起身子,手裏拿著亮晶晶的鑰匙串,向我搖了搖,說:“給你。”這時不知是誰打來了一盆清水,讓她好好洗洗手,她卻先把那串鑰匙放在盆裏洗幹淨送給我。我激動地握著她那雙還沒有洗幹淨的髒手,那雙手是勞動人民的質樸的手。
啊,“土妞”!我看到她閃光的心靈,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作品以“我”的口吻,向讀者介紹了一位純樸、刻苦、憨厚、善良的農村女孩子。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傳統美德和勤奮向上的精神。為了讓廣大讀者很好地了解她,作者精心選擇了“刻苦學英語”、“滿地找鉛筆頭”、“慷慨捐款助同學”、“汙水中撈鑰匙”等四件事,從不同側麵表現出“土妞”高尚的思想品德。作者綜合運用了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多種手法,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文章層次清楚,結構完整。(何文禮)
老爸不再“睜眼瞎”
村幹部好說歹說,他才磨磨蹭蹭地去上課了。到了晚上上課時,他往桌子上一趴,美滋滋的睡者了,呼嚕打得震天響,弄得那位女教師不知怎麼辦才好…
●江蘇 王海軍
爸爸今年50多歲了,卻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今年初,村裏成立“掃盲小組”,全村幾十位“睜眼瞎”都上課去了,可爸沒去。他說:“掃啥盲?我不識字,還不照樣過到50多歲?”村幹部好說歹說,他才磨磨蹭蹭地去上課了。到了晚上上課時,他往桌子上一趴,美滋滋地睡著了,呼嚕打得震天響,弄得那位女教師不知怎麼辦才好。
幾個月後,村裏發卷子考試,爸爸將卷子拿回了家。我正在做作業,他把卷子往我麵前一摜,說道:“乖兒子,替我把它做了。”我一看,是掃盲試卷,便說:“爸爸,你不能這樣.…..”“怎麼?不做,識幾個字就不認人了?”爸有些惱火了。“那……”我不情願地拿起筆。“注意點,字寫歪點,估計得個六七十分就行了。”爸爸粗聲大氣說完,幹活去了。
幾天以後,村長來到我家,把一個紅本本遞給我爸。
“啥玩意?”爸爸接過來,看了看說:“《化肥供應證》?”
“不是,是《脫盲證》。”村長高興地對他說,“祝賀你脫盲了。”
“嘿,是《脫盲證》。”爸爸詭譎地一笑。
村長前腳剛走,他就把手裏的《脫盲證》往飯桌上一撂,轉身走了。我連忙跑過去,撿起來收好。
一天,爸爸要上街買化肥。
“爸,給我買本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對爸爸說道。
“啥,煉鋼的?你要那書幹嘛?”爸爸一臉的迷惑不解。
“嗨,是小說,世界名著,給我買一本吧!”
“好吧!”爸爸點點頭——他對我向來有求必應——嘴裏仍嘀咕著,“名著……煉鋼的世界名著…”
中午時分,爸爸回來,垂頭喪氣地馱著一袋化肥。
“怎麼了,不是買兩袋嗎?”媽媽關切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