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點撥寫作的莫老師(1 / 1)

莫羅鬆老師與我同一年出生,我沒有跨進過他的課堂,他卻成了我的老師。

第一次知道莫羅鬆這個名字在2002年春天,當時他的散文在杭州日報副刊上接二連三地刊登,後來他一篇紀實散文寫的是塘棲,我多方打聽,才知這位才子與我同居古鎮。

經朋友介紹,我帶上習作去拜訪他。讓我難以置信的,莫老師長得實在普通,黝黑的臉,烏黑的卷發。他給我們遞煙、沏茶,很認真地看完我的文章,然後對文章的優點進行鼓勵、表揚,再找出寫作中的不足部分。

莫老師是農民的兒子,他師範中專畢業分配到塘棲。後來我每次都將自己寫的習作拿去請教,莫老師依舊如此熱心。有時遇上他為杭報趕縮寫,就放下手頭活兒,遇上他嬌愛的女兒纏著他,他哄女兒去看電視,然後仔細地看我的文章、一絲不苟地點評。

在他的指點下,我的文章有明顯的提高。莫老師愛喝酒,我很想請他去喝一杯。可是我每次邀請都遭他婉拒,後來我想了個辦法,說一位編輯來我這裏談我的作品。他馬上就趕過來,那次我們喝了許多酒。酒席上,莫老師說,現在搞娛樂活動的人很多,像你這樣愛寫文章人少啊,你把作品拿給我看是對我的信任。他又說,寫文章時最好不要喝酒,酒會誤事。

現在我隔三差五去莫老師家,莫老師的表揚話多起來,特別是今年4月的一天晚上,他看到我的新作《瓦刀》,高興的不得了,說這是我創作以來的最好作品。我投給海內外標誌性刊物《百花園》,編輯部秦主任打電話告訴我《瓦刀》通過三審的好消息。

現在我的作品在《城鄉導報》、《杭州日報》、《浙江法製報》上發表。莫老師雖然沒有教過我書,可是他的指點影響著我的創作。我們不是校園裏的師生,可情誼勝過師生。多年以來,我知道莫老師的心願不是能喝上我的一杯水酒,而是想看到我創作上再上一個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