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揚州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業昌盛,人傑地靈。
揚州姬族分家的時間比揚州更長,他們是建城背後的推動者。
時至今日,分家與本部的關係再次曖昧,原因無他,隻一個姬寧缺,兩百年來頭一個“軒轅”。
姬族是人皇軒轅氏的後代,當有人血脈返祖,繼承祖先戰血,就會被稱作“軒轅”。有句話說的好,“姬族大能常有,而軒轅不常有”。
根據六千年來積累的經驗,姬族得出一個模糊並且奇怪的結論,軒轅的出現,與國運關係不小。國興軒轅現,國衰軒轅逝。
鏡頭來到這座千年古城,私人飛機停在某處,姬寧缺一下機,姬族揚州分家家主攜一些重要人物親迎。“澤叔,好久不見了。”看到為首之人,姬寧缺笑道。
“少主兩年未來,理應熱情招待,但當務之急是家族紫令任務,我揚州分家會全力配合。”揚州分家家主名為姬鴻澤,是一個有能力有手腕懂進退識大局的人,這些年姬族揚州分家其帶領下蒸蒸日上。
所有有姬族血脈的人在麵對“軒轅”時都會產生本能的親切感,且姬寧缺來過揚州不少次,兩人之間也算熟識。
“澤叔,你見外了,叫我寧缺就行,對了,子魚呢?她怎麼沒來?”姬寧缺沒看到記憶中傻乎乎的小表妹,兩年未見,甚是思念。
“那澤叔就托大了。寧缺,子魚正讀高三,現在還在念書,周六都在學校,不過今晚會回來,明天上午有半天假。”姬鴻澤笑著解釋道。
“好吧,這讓人無語的教育製度。”姬寧缺拍了拍腦袋,才想起來分家現在基本上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不隱於世。
“澤叔,我那房子還在吧?”衣食住行,姬寧缺現在最關心的就是住。
“放心,我一直派人定期打掃,寧缺你可以隨時入住,裏麵東西我也叫人別動,一如兩年前。”姬鴻澤笑道。
“澤叔辦事就是靠譜,比姬龍宿那貨好太多了。”姬寧缺讚道,“那麼,我先走了,休息去,一旦有天狐消息立即通知我,她不是揚州分家應付的來的。”說完不等姬鴻澤答話,一個瞬身,人已不在。
“記住了吧,剛才那個年輕人就是當代軒轅,姬族少主,名字叫姬寧缺。”姬鴻澤對眾人說道。
“是。”分家眾人道。
“從少主踏在揚州這片土地開始,分家家主就換人了,現在姬族揚州分家交與少主掌管,少主說的話在我之上。聽清楚了嗎?”姬鴻澤掃視眾人,目光中帶著無法抗拒的威嚴。
“是!”眾人吼道。
“少主剛才說的話都記住了吧?”姬鴻澤問道。“記住了。”眾人嚴肅道。
“現在,各司其職。”姬鴻澤道。
廣陵居。姬寧缺在揚州的中式別墅,占地一千二百平,設計,家具,陳設盡顯古風氣息,置身其中,恍如夢回千年。
姬寧缺喜好古琴,廣陵居內就有一琴,喚做焦尾。“焦尾”是東漢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
“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不過也正是如此,才有被姬寧缺收藏的資格。
四大名琴,號鍾,繞梁,綠綺,焦尾。姬寧缺覺得號鍾名字不好聽,而綠綺聽起來像女人的琴,雖然姬寧缺知道它是司馬相如的愛琴。
其實姬寧缺想要的是繞梁,可惜啊。
住廣陵居,自然要奏廣陵散。《廣陵散》樂譜全曲共有四十五個樂段,分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後序六個部分。
燃香,入座,散發著古典氣息的焦尾垂著琴穗,撥弦,七根弦在姬寧缺修長手指下愈發的靈活,竟好似有生命了一般!古琴緩緩泄出美妙的音符,旋律激昂、慷慨,還未曾回味,一曲已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