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辦公一族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坐姿不當的問題,造成肩背部肌肉勞損,結果產生肩背疼痛或僵硬等不適症狀,躺下睡覺時身體也不能放鬆,從而影響入睡。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類人群如果要解決失眠問題,確實需要從改善坐姿開始。”郭主任介紹,生物力學研究顯示,正確的坐姿應該是背部和椅麵之間呈120度到130度角,而大部分辦公族都做不到這一點,特別是女性,坐著坐著就容易懶懶地“畏縮”在椅子裏,這樣的坐姿特別不利於健康。
“當然,每個人不可能天天拿個三角板量自己的坐姿是否達標,所以我們醫生更習慣的說法是,在你的背部和椅背之間墊一個墊子,不必對這個墊子的大小過於苛求,隻要感覺到它能把腰拱起來,那麼基本上正確的坐姿就出來了。”郭主任說。
但專家提醒,失眠的原因很多,如果睡覺時覺得頸肩疼痛,要不停翻來覆去尋找合適的入睡姿勢,就可嚐試通過治療頸肩疼痛來改善睡眠。當疼痛緩解時,很多患者睡眠質量也會明顯提高。
自療常見辦法有四種: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調整坐姿,避免頸肩肌肉過度緊張;二是選擇合適的枕頭,多數情況下,低枕可能更好,枕芯最好選較硬的;三是入睡前做些簡單的熱敷,有條件的話泡個熱水澡;四是做一些簡單的肌肉鍛煉,如雙手交叉在腦後,然後頭部輕輕向後頂雙手,持續二三十秒,不要太用力,做完後肌肉有輕度的酸脹感即可。
坐姿三要訣
一:調整電腦顯示器的高度,視線應與顯示器上緣齊平;
二:使用鼠標和鍵盤時,調整桌麵和椅麵的高度及距離,使肘部、腕部都得到有效支撐;
三:在腰後麵加個小靠墊,把腰拱起來。
六大發現解讀人類睡眠
睡眠在人的一生中要占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可是人們對於睡眠仍然有很多困惑,近日美國《科學發現》報道了一組關於睡眠的新研究,將有助於人們解開這些疑惑,更加科學地安排睡眠時間。
常常做噩夢並不一定反映心理上有問題
每個人每晚都會做夢,“絕對無夢”的夜晚相對來說是十分稀少的。那些情緒激越、令人激動的夢或許能在記憶中保持幾天,幾周或幾個月,甚至永世不忘,但這類夢至多隻占了10%左右,而其餘的夢大多在做夢者醒來之前就在腦海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不過已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夢的內容其實與心理問題並不搭界,這就是說,常常做噩夢並不一定反映心理上有什麼問題。
午睡反而可能成為老年人奪命“殺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研究午睡的小組甚至指出:經常午睡反而會增加老人的死亡率。研究者對居住在耶路撒冷的455名70歲的老人進行研究,其中有午睡習慣者占60.7%。在長達6年的研究調查期間,共有75人死亡,其中有午睡習慣者的死亡率為20%。進一步調查顯示,去除多項生活形態、危險因子、疾病等幹擾因素後,有午睡習慣的平均死亡率相對較高,約為沒有午睡習慣者的1.1倍。
酒精並不能幫助睡眠
許多人借酒精入睡,往往會在清晨二三點早早醒來,之後便再也無法入睡。這是因為,最初酒精確實具有一定的鎮靜作用,但過了幾個小時之後,鎮靜作用就會漸漸消失,並相反對人體產生興奮作用。此外,酒精力量在消退時同樣也會產生刺激,從而使人提早醒來。
睡眠有助於人們更加“心靈手巧”
科學家們早已確認,睡眠能增強一個人記憶數據、文字和事實的能力。而研究者們通過一項最新專題研究進而發現,睡眠還有助於人們學習各種技巧,如樂器演奏、技巧運動等。在研究中專家們讓52名誌願者學習表演用手指在桌麵上打出一種特別複雜的節奏,然後在5分鍾後讓其中一半人進入睡眠,而另一半人則保持清醒。一小時之後,再要求兩組人分別表演同樣的手指擊打動作。統計顯示,睡覺的人比起不睡覺的人來,完成表演的時間快了33%,犯錯減少了30%,而且這樣的“優勢”持續保持到了第二天,直到所有人都睡覺為止。
睡眠時間太少或太多都可能增加患心髒病危險
根據美國睡眠治療專家最近進行的一項對將近72000名女性護士的研究,睡眠時間太少或太多都可能增加罹患心髒病危險。統計顯示:與每晚平均睡8個小時的女人相比,每晚平均睡不到5個小時的女人罹患心髒病的可能要增加39%。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每晚平均睡9個小時以上者與每晚睡8小時者相比,罹患心髒病的危險也會增大37%。
人到45歲時真正熟睡時間隻有一刻鍾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專家研究發現,人在從青年進入中年時,熟睡時間就開始減少,一個健康的年青人,每晚從8小時的睡眠中,一般有100分鍾的熟睡時間;而到了45歲時,卻減少至隻有一刻鍾,甚至僅僅5~10分鍾。如果僅從熟睡時間的標準來衡量,到45歲時已經十分衰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