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援塞抗埃戰場上的“彈藥保障員”(1 / 2)

援塞抗埃戰場上的“彈藥保障員”

每期專欄

作者:孫誌強 詹寧波 洪建國

如果說抗擊埃博拉任務是一場戰爭,那麼醫護人員就是這場戰爭中持槍的戰士,他們在一線與病魔做殊死搏鬥,將患者從死神的手中搶回來。而藥品就是醫生護士手中的彈藥,能夠給病魔致命一擊。藥師,就是戰場上保障彈藥的那個人。解放軍302醫院藥學部藥師夏暉,就是我軍第三批援助塞拉利昂抗擊埃博拉戰場上的一名“彈藥保障員”。

一切為了患者服藥方便著想

“在塞拉利昂,夏藥師可是個大忙人!”援塞醫療隊隊長段惠娟說。夏暉真忙,他一邊肩著中塞友好醫院患者藥品保障工作,一邊肩著駐地援塞醫療隊員保健藥品保障重任。醫院藥品保障工作繁雜,與國內不同的是,除了日常的藥品入庫、整理、出庫、盤點等工作外,考慮到埃博拉病毒的特殊性,藥品的分裝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為方便醫護人員查房時發放藥品,減少汙染機會,同時便於患者服用,每個藥品都需要拆包裝,分裝到藥品袋中,單劑量擺藥。非洲患者不習慣口服補液鹽等藥品袋上預留的小口,往往拿到藥品後不是用手撕開而是直接用牙咬開包裝,極不衛生。夏暉便和當天值副班的護士長一起,不厭其煩地在每一個藥袋上剪開一個三角形的口,便於患者尋找並撕開包裝。考慮膠囊包裝剪開後邊角較為鋒利,為避免劃傷醫護人員或患者,他將每一粒膠囊都剝出來,按單次劑量用藥品自封袋分裝。

曲馬多緩釋片等藥片是錫箔紙包裝的,為了避免患者撕不開原包裝,夏暉也是將每一片藥品包裝都拆開,把藥片放入藥品自封袋中,便於藥品發放和服用。

一切以患者為中心,這句話不僅在解放軍第302醫院適用,在萬裏之外塞拉利昂的中塞友好醫院也適用。夏暉就是認認真真做好這一點一滴,來服務患者,做好藥品保障。

一切為了隊員身體健康著想

夏暉的角色很多,他不但是中塞友好醫院藥品管理保障的藥師,同時也是援塞醫療隊保健組的保健藥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為了確保每名醫療隊員“零生病”,夏暉把每名隊員的身體健康納入他的工作範疇。

隊員保健工作在執行第三批援塞醫療隊組建之初就已經開始。按照醫療隊的安排,每名隊員在赴塞拉利昂之前,統一接種黃熱病、甲肝和霍亂疫苗。霍亂疫苗免疫接種程序全程共3粒,分別於0、7、28天口服。為保證大家都能按規範程序接種疫苗,避免出現服用時間錯誤甚至漏服等情況而影響接種效果,夏暉記錄下每個人的服藥時間,並在第二次服用時間當天以微信通知每位隊員,提醒大家及時服用霍亂疫苗。霍亂疫苗是減毒活疫苗,應於2~8攝氏度冷藏保存。塞拉利昂當地氣溫30攝氏度左右,為了保證疫苗的療效,他提前將所有隊員的第三粒疫苗收集,通過冷藏轉運箱保存帶到塞拉利昂,確保了藥品質量。同時,根據隊員初次服用時間的不同,推算出末次服用時間,在每名隊員該服藥的當天將藥品發放到隊員手中,並提示服藥注意事項,在每一個細節上確保免疫接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