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完《世紀龍吟——“橋山杯”黃帝陵詩詞楹聯大賽作品集錦》,我們長噓了一口氣。編書很苦很累,卻也十分欣慰。欣慰的是我們畢竟趕在壬午年重陽節民祭黃帝陵之時,為“橋山杯”詩詞楹聯大賽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為民族聖地黃帝陵獻上了一份厚禮!
本書是在2002年清明節“橋山杯”賽頒獎後著手策劃的。按“啟事”原擬隻編輯入圍獎以上作品,且比較省事、出書快。後考慮到入圍以上作品僅380餘首(副),不足以反映“大賽”盛況,權宜再三,又組織力量,從近5萬首(副)作品中遴選了一些比較好的詩詞聯,定為“續錄作品”入編本書。按詩、詞、聯三部分分篇,以獲獎作品、入圍作品、續錄作品為序,並將各景點歸類編排。共錄入900餘名作者1000餘首(副)作品,其中出現了一人錄入多首(副)的情況。這是因為,一來要考慮錄入作品的質量;二來受篇幅的限製,大多數作品未能錄入;三是限於我們的精力、能力,疏漏在所難免。在編纂過程中對部分作品進行了必要的改動,因時間關係,未征得作者意見。對此,請見諒,寬宥。
對於一些作者寄來的書法作品和書法界著名書法家以往為黃帝陵題書的作品選定了部分一並編入本書,供讀者鑒賞;為便於詩聯朋友聯係交流,書中增設了作者通訊錄。
黃帝是中華龍人的始祖,黃帝陵是中華龍人的聖地。新世紀伊始,龍的故鄉邀約龍的傳人,頌龍祖、圖龍騰、唱響主旋律,凝聚華夏魂。基於此,我們將本書集定名為《世紀龍吟》,或許貼切。
成就任何一項功德事業,離不開方方麵麵的緣助,《世紀龍吟》亦複如是。
本書的編輯出版得到了黃陵縣委、縣政府和陝西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霍鬆林教授從始至終傾注了很大熱情,欣然為本書題寫書名,作序、作詩、作聯;馬新民、樊川、任本命等老一輩詩聯名家給予了悉心指導;任宗財、任劍強、許玲芳、靳小玲等同誌付出了辛勤的勞動;馬振興、王叢錄、石榮海為本書提供了照片等有關資料,在此一並表示謝忱。
誠然,我們舉辦“大賽”活動和編輯本書的熱情很高,但熱情不等於水平,缺憾之處肯定不少。尚請方家和讀者朋友不吝賜教,以期再版時臻善。
編者
二77二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