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石油職工文學的盛宴
編讀往來
作者:趙海濤
曆時近半年的“延長石油職工文學作品”征文活動落下了帷幕。活動從6月初開始,消息經延長石油集團公司網站、《延河》雜誌、《延長石油報》一發布,便引起熱烈反響。這次征文共收到200多位作者的600多篇稿件。作者分布於陝西、河北、湖北、江西等省市,當然絕大多數來自於延長石油集團公司的各板塊、各單位。在他們當中,既有省作家協會的會員,也有許多文學愛好者;既有剛參加工作的新人,也有已經退休的老人;既有領導幹部,也有許多普通員工,分布比較廣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這次活動的初衷是,激發延長石油廣大文學愛好者的創作熱情,豐富職工文化生活,沒有想到居然有這麼多的收獲。在這裏,我們欣賞到了默默寫作多年的鍾豐富的力作《祖宗的寶物》,成名多年的高安俠的新作《將進酒》,實力不凡的郝隨穗創作的《郝隨穗的詩》,還有王彥敏、孫雯等一大批職工作家的讓人讀著不能罷手的佳作。
這次征文是延長石油職工文學創作的首次大展示、大檢閱,是一次職工文學創作的盛宴。獲獎者大多是在基層默默耕耘多年的實力派,也不乏剛剛邁入文學殿堂的青年新秀。由此讓我們深深領略到職工文學的確在延長石油企業文化中獨樹一幟。從上一世紀90年代以來,高安俠、郝隨穗、胡同、崔完生、路曉宇、羅至、衛尚科、覓程、王彥敏、孫雯、拓永祥、白文峰、馮天源、梁軍剛、陳剛軍、呂葦等等一大批職工作家不斷推出精品力作,不僅在延長石油內部影響很大,就是在陝西的文學舞台上也顯露出一定的魅力和風采。據不完全統計,集團公司有30多人出版文學作品集60餘部。
職工文學的繁榮不光在於擁有這一個又一個優秀的個體,還在於擁有更多職工文學社團,形成我們自己的創作團隊。上世紀80年代,延長石油就擁有了“無名河文學社”、“潛流文學社”等團體,近年來,又湧現出了“村裏人讀書會”、“長城文學社”、“驛風文學社”、“路遙文學社”、“定采人文學社”、“三月天文學社”、“延水文學社”等等團體,有的社團還創立了諸如《油脈》、《村裏人》、《驛風》、《三月天》等屬於自己的寫作園地,始終活躍在創作一線,紮根職工、生機盎然、碩果累累。
本想發現一縷陽光,卻看到了一片藍天。這兩年我主抓企業文化建設,也零零散散接觸過一些作者和作品,大量的接觸後,我也深深為延長石油擁有這樣一支隊伍感到欣慰、自豪。文學是個人思想的綜合表現形式,文學的魅力來自於作者對生活的感受與體驗。延長石油職工自己的作品,不僅能夠激發廣大讀者的共鳴,還折射出這個百年老店生生不息的文化活力。
征文結束了,獲獎名單也已經公布。評獎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我們期望有更多的職工作家以身邊人、身邊事為素材,不斷創作出新品力作。我們也期望有更多的社會作家關注延長石油的發展和延長石油人的生活。文學的繁榮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
感謝陝西省作家協會和《延河》文學月刊為“延長石油職工文學作品”征文活動搭建了這樣一個大平台,感謝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參與,感謝省內外作家的熱心參與。
祝職工文學迎來新的春天,讓企業文化更好地引領延長石油快速發展!祝《延河》雜誌越辦越好,讓文學更好地為建設富裕陝西、和諧陝西和美麗陝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