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勃勃於公元425年死去後,其子赫連昌、赫連定相繼嗣位,但他們都秉承了其父慘無人道、亂倫毀綱的秉性,為了爭權,互相攻殺,不久,便為北魏所滅。自赫連勃勃稱帝到赫連定為北魏所滅,凡二十六年,便結束了赫連氏的殘暴統治。
北魏滅了赫連以後,赫連家族在長安城內無處安身。赫連勃勃之妻梁氏本是北地漢人,在長安舉目無親,更是難以藏身,便攜帶著自己親生的女兒美玉一路北逃,於承光四年(428)來到靖邊境內的黑水灘村,混雜在黨項羌人和漢人人群中隱名埋姓,居住下來,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黑水灘有一戶郝姓人家,隻有父子二人。父親名叫郝仁義,為人老實忠厚,妻子死去多年亦未續娶,拉扯著兒子郝良厚過日子。良厚年已十八,尚未有人提親。父子二人靠著十幾畝田地和一群羊隻,日子過得雖然不錯,就是缺一個操持家務的女人。梁氏與女兒來到村中以後,謊稱自己死了丈夫,家中沒有了親人,帶著女兒出來逃荒。村中便有人為這來路不明的母女二人操起心來,給郝家父子提親。郝仁義正為兒子的婚事發愁,現如今不僅兒子可以娶妻,自己也可續伴,又見這對母女氣度有些不凡,行為舉止與眾不同,若能有這樣的女人來家是何等福澤。梁氏母女因正在落難,生計艱辛,眼見得郝家父子老實忠厚,可將終身相委,雖門戶有殊,時下也是很適時宜的,況女兒美玉年已二八,正當出閣之際,經人一說,自然也是應允了的事情。於是,郝仁義請先生定吉期,以吉禮將梁氏母女雙雙迎進家門,成全了母配父、女配子的老少姻緣。
第二年,梁氏為仁義生下一子。三年後,美玉為良厚生下一子。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安享天倫。
數年後,美玉又生了一子。這年的年節,當一家人正為新年歡樂時,梁氏不覺有些潸然淚下,仁義問其所為何事。梁氏多年來覺得郝家父子忠厚老實,乃是善良之人,丈夫既然問及事由,但說也無妨,便將自己的身份如實告訴了仁義。仁義父子聽後也不為之所驚,因她們母女來曆不明以及行為舉止、言談處事早已告訴他們父子,這對母女並非常人,今日聞知,已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並為她們母女的遭遇感到惋惜。自此以後,一家人更是親密無間了。
梁氏夫人是赫連郝勃後娶之妻,又是漢人家女子,在宮中不被寵愛,加之家世之不幸,患有疾病,又十餘年後,於五十左右時病逝了。病逝前向仁義交代說,自己與仁義並非元配,又是赫連妻室,本當與赫連同穴,但又非常痛恨赫連,況赫連之屍也不知拋野何處,將自己孤墳安葬方覺得於心相安。仁義遵言,將其安葬在黑水灘邊。
美玉漸漸步入人老珠黃之年,一則因沒有娘家人相互往來,另則思親之心加重,慢慢害起心病來。仁義父子眼見得美玉的精神每況愈下,也甚覺可憐,便對美玉說,讓其一子改姓赫連,以寄托她的思親心情。美玉聽後說,赫連家名聲已衰,如果姓了赫連恐怕招來災禍,不若單姓一個“赫”字,既與“郝”姓同音,又有“赫連”之“赫”,這樣深藏不露,於後世也知我娘家的由來根源。仁義父子表示同意。自此,陝北這塊土地上的漢人人群中出現了“赫”姓。也因“赫”姓的出現,陝北民間將本應讀作“郝”(hǎo)音的“郝”,讀成了與“赫”同音的“郝”,這便是“赫”姓的由來。
北瓜
世上隻有冬(東)瓜、南瓜、西瓜,而沒有“北瓜”,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