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1 / 3)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其中秦國最為強盛。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白起率領大軍攻打趙國,秦軍先已打敗了趙國駐守在長平的軍隊,又繼續乘勝進軍圍攻趙國國都邯鄲,趙國岌岌可危。

趙惠文王和大臣們緊急商討破秦之計,眾人都知道以目前趙國的兵力根本難以抵擋秦國的進攻,隻有求助於魏楚兩國。在毛遂等人的努力下,楚王答應派兵救趙,隻是魏王懼怕秦國勢力,不願出兵救趙。

正在這情況危急的時候,趙國大臣華殷提出了一個辦法“聽說信陵君魏無忌是個十分賢明之人,相傳因為他在魏國,各諸侯國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臣聽聞他至今尚未娶妻,我國子青公主已滿十七,若把公主嫁與信陵君,兩國結成秦晉之好,相信信陵君會幫助國解燃眉之急。魏無忌深知用兵之道,不會不知唇亡齒寒的道理,若秦國攻下趙國,魏國便也是岌岌可危。他禮賢下士,府上門客上千人都是賢能異士,集眾人之智肯定會想出辦法解救邯鄲之危。”眾大臣聽後都表示無異議,想來這也是唯一的辦法了。趙王聽後蹙緊了眉頭,緩然道:“這件事寡人要與王後商議後再做定奪。”

趙王回到鳳鸞殿中,傳來王後商議此事,心裏想到;子青畢竟是寡人同王後唯一的女兒,而且王後素來對她疼愛有加,此事必先要經過王後的同意,才能做決定。想到這裏,他開口對趙後說道“王後,寡人欲把子青嫁與趙國信陵君,你看如何?”趙後聽後沉默了半晌,黯然說到“臣妾知道王上是為了保住趙國,可子青是我們唯一的女兒,自小跟在我們身邊長大,而且乖巧聽話,聰明伶俐,臣妾實在是不舍···”“寡人也不舍,可如今趙國陷於危難之中,我們也別無辦法。”“罷了,在子青出生那一刻我就知道她早晚會成為你們爭霸的棋子。你們為了實現自己的霸業不惜犧牲自己的親身骨肉!竟然王上已經決定了,臣妾也無話可說,一切就按王上的意思辦吧!”說完,憤然地走出了宮殿。

趙後離開宮殿後,心裏越想越難受,往昔的回憶也如潮水般襲來:當年父王也是為了向趙國求和將自己嫁到趙國,雖然自己貴為趙後,可其中的辛酸隻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想再讓自己女兒重蹈自己的覆轍,可是我隻是一介女流,能做什麼呢···想到這裏,心裏是惆悵不已。突然她看見遠處子青與衛靈在踢毽子玩,銀鈴般的笑聲斷斷續續的傳來。不禁微微一笑:看她現在多麼快樂,我隻想她一輩子快快樂樂,不要陷入帝王家的鬥爭之中來。她看了看子青身邊的衛靈,突然想出一計。

傍晚,她將子青的貼身侍女衛靈傳來自己宮中,衛靈雖是侍女,但她從小與子青一起長大,兩人情同姐妹。雖然她的容貌不及子青卻也是端莊可人,加上從小和子青一起長大,跟著子青讀過不少書,也是滿腹才華,初次見麵的人也會把她當成是金枝玉葉。衛靈進殿後,恭敬地問候道“王後安好。”“靈兒不必多禮,來,坐到我身邊來,幾日不見,你是越發乖巧了。”“哪裏呀!是王後厚愛。”“嗬嗬,你這丫頭嘴真甜。對了,公主近日在做什麼?”“公主今日在研讀孫子兵法。”“這丫頭,就知道讀這些書,也不知琴練得如何了?”“回王後,公主的琴彈著好著呢!連太傅都說‘自愧弗如’。”“嗬嗬,那是太傅嬌慣她。”趙後頓了頓,繼而一臉嚴肅的對衛靈說道“靈兒,哀家此次是有一事求於你。”衛靈剛才還在樂嗬嗬的笑著,聽趙後如此一說連忙起身跪拜王後麵前,戰戰兢兢地說到“王後有什麼吩咐,衛靈萬死不辭,千萬別說這樣的話,衛靈承受不起啊!”“好孩子,快快起來。想必你們已經知道秦軍已兵臨城下,趙國岌岌可危的現況。王上為了向魏國求兵援助已決定將子青嫁與魏國信陵君。”“什麼?我和公主雖然知道秦軍壓境,但不知道王上要把公主嫁去魏國的事!”“那是哀家故意封鎖的消息,就是避免傳到中來。你知道子青的性格,如果讓她知道此事,她肯定會答應他父王,毅然嫁去魏國的。哀家隻有這一個女兒,不想她重蹈哀家的覆轍···”衛靈本是聰慧之人,此時她已經明白了王後的意思,緩緩答道“奴婢願意。”“你真的願意?雖然嫁與的信陵君是賢能之人,可帝王之家的明爭暗鬥深如龍潭虎穴,況且你一個人在魏國孤苦伶仃···”衛靈聽此又跪哭道“王後和公主待奴婢恩重如山,奴婢無以為報,若能替王後分憂,奴婢萬死不辭!”趙後又連忙將衛靈扶起,哀歎道“此事是委屈你了,但是你絕不能告訴公主,若是被她知道了,哀家的一份苦心就白費了。”“奴婢知道。”說完,默默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