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營銷人如何不作惡(4)(1 / 1)

我聽說在一條大街上有個猶太人開了家飯店,然後來了另一個猶太人,他就開了個理發店,因為有人吃飯,總有人要理發。第三個猶太人來了,他開了家花店。大家生意越來越紅火。而在另外一條大街上,有一個中國人開了家飯店,然後就來了38個中國人開飯店……

不,不是這樣,我們可能要琢磨為用戶提供獨特的、持久而穩定的價值,創造與眾不同的關係,否則“一切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這是我將穀歌(Google)“不作惡”作為自己信條的一個原因。

營銷是一套思維方式、習慣和方法論的彙總,你手裏拿刀還是拿劍,不能影響你做好人還是壞人的決心。小時候每次看《射雕英雄傳》,我就跟著捉急:洪七公你怎麼還不教郭靖降龍十八掌啊?現在我認為師父是對的,他首先得確保你不會去複仇,不是去作惡,才會教你武功。殺人越貨是作惡,創造一條垃圾信息也是,即便惡很小,它還是惡。你不知,是不智;知道了還做,那就是作惡!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幹燥的靈魂是最好的,如果你的靈魂是潮濕的,就難保不沾染灰塵。如果你帶著一些“傷口”去營銷,你隻是在為這個世界製造更多的“傷口”。不管你創造什麼、傳播什麼、營銷什麼……這是你的自由,隻是在此之前先深刻思考一點:這對用戶究竟有沒有價值?什麼價值?多少價值?(文/王宇 豆丁網前營銷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