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兒是禮拜天,本來同學約我去踢足球,我卻被圈在家裏,閉門苦讀,算是對我的一種懲罰吧。皆因段考,閱讀分析沒及格。語文老師沒鼻子帶臉擼我一頓,還向我爸爸告了黑狀,他們內外夾擊,我實在招架不住,都快要蒸發了。

我用紅筆劃分段落,再打上記號,再寫出段意,手都累麻了。我用力甩甩胳膊,抬眼一看,爸爸仍在我跟前,我眼珠一轉,計上心來,指著《語文》書,笑嘻嘻地問:“爸爸,你上中學,也像我們一樣把重點放在閱讀分析上嗎?”他思忖了一會兒,揪著我的耳朵嗔怪地說:“咋的,又整事是不是?我可沒工夫跟你磨牙,今個兒,你哪也不興去,按老師要求,分好段,寫出段意,再找老師評閱,非得過這個‘坎’不可。”說完,扭頭走了,把我丟在臥室裏。

咋開始,我把書翻得嘩嘩響,不知為什麼,我的目光被《故鄉》給粘住了,好像我去了一趟魯迅先生的故鄉,一個舊中國破敗的江南水鄉,我隱隱約約聽到了“豆腐西施”楊二嫂的說話聲,我似懂非懂,一臉憨笑。我仿佛看到小時候的閨土了: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把鋼叉,向一匹猹刺去……並邂逅年邁的閨土:那不是我所記憶中的閨土了,先前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周圍都腫得通紅,頭上是一頂破氈帽,又粗又笨像鬆樹皮的手,並一口一個“老爺”地叫著。那年月,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是一個木偶人了……把個二十年代中國農民慘象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來。

不知是《故鄉》感染了我,還是我被江南水鄉所迷戀,我有些忘乎所以了,我好像同閨土在海邊撿貝殼: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這是一幅神異的圖畫,在我腦海不停地閃現著。

撲哧一聲,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截為啥笑。

……

我是想,魯迅先生在創作《故鄉》時,他是否知道這篇小說分了88個自然段嗎,知不知道段落大意是什麼?我們現在好像被領進了一個偌大的閱讀世界。段考也好,終考也罷,離不了段解、全文解、單句解,還有點評文章中心……光這一塊,就占了很大比例,花費了很多時間,搞得我暈頭轉向,無所適從。我就是不服,光會閱讀分析,不會做作文行嗎,這能代表語文素質嗎?我跟同桌左拉探討了一下,

誰知,她卻狠狠地剜了我一眼,氣哼哼地反詰道:“不會閱讀,那還叫學語文嗎?”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我知道,她是語文課代表,但也得實事求是呀。“那把作文擺在什麼位置?再說一篇文章,初中生是這麼看,大學生那麼看,成人又怎麼看,不能把書讀死了……”她狠狠地白愣我一眼,很不恭地說:“不就在報刊上發表兩篇小說嗎,臭美個啥!”甩給我一句硬梆梆的話,好玄沒砸我一個跟頭,我啞然失色。但老師不理解,家長聽老師的,看來,我是孤軍作戰,胳膊扭不過大腿了。無奈,我冒昧地來找先生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