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有突擊任務時,全廠科室人員齊上陣,一齊裝卸,河南一家客戶感動地說:
“我沒有見過像你們這樣的廠長,這樣帶領著科室人員一起進行高強度的體力勞動。”
就這樣,魏誌勇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帶動著這個企業的管理和作風,把這家企業帶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晉城市水泥廠的發展史
這是一家有著四十多年曆史的水泥廠。
這家水泥廠是1958年5月開始籌建的。那時是一大片荒地。當時,晉城縣蛋廠廠長南景龍,率領工人們打響了建設晉城水泥廠的第一炮。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下,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風餐露宿,日夜苦戰,在1958年9月1日正式生產出了廠裏的第一噸水泥。填補了當時晉城市的一項空白。因為當時是由青年人集資籌建,所以命名為“五四廠”,建廠日期確定為1958年5月4日。
1961%年自然災害期間,這家企業下馬,1963%年恢複生產;1964年上繳利潤7.5萬元;1956年~1976年十年內亂,企業產量忽高忽低,企業生產徘徊不前;1979年~1993年五年中水泥產量穩步上升,質量不斷提高,效益連年增長,產值、產量、利潤實現了“三同步”增長,1987年擴建為年產量8.8萬噸的水泥廠,1990年產量達到8萬噸;1996%年完成20萬噸經濟規模技改工程。
1988年,晉城市水泥廠的職工人數突破了1000人。其中,大中專畢業生150人,工程技術人員100人,技術力量雄厚,是晉城市最有實力的水泥廠之一。當時,固定資產達到了1500萬元,生產能力達到了年產12萬噸。
2002年,年產水泥突破了13.4萬噸,銷售收入達到了2383.8萬元,上繳稅金達到了260萬元,企業進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實現了產品結構的大調整,企業綜合實力明顯增強。這一年,利用淡季投資250餘萬元,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進行了技術改造,提高了技術裝備水平,提升產品市場競爭核心,拓展了邊緣市場,搶占了優勢空間。與此同時,加大了環保治理力度,保持了企業可持續發展水平。
2002年,為了消除水泥廠“黑、白、黃”三條龍滿天飛舞現象,廠裏先後投入了187萬元,在全省首家新上了兩台當時國內最先進的除塵設施和其他環保設備,經環保部門檢測後,完全達到了國家煙塵排放標準,經國家有關部門驗收合格。與此同時,全廠動員,出動員工完成義務工12000多個,清理生產、生活垃圾和熟料近萬噸,淨化、綠化、美化了生產區和生活環境,硬化了生活區、生產區路麵,一個天藍、水清、花紅的初具現代生態化花園式工廠和安全文明小區展現在人們麵前,實現了社會、經濟、環境、效益共贏的局麵。
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5732萬元,實現利稅610萬元。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晉城市水泥廠麵臨著新的挑戰。
隨著山西省“藍天碧水”工程的實施,晉城市政府決定關閉市區及周邊的主要汙染企業。當時,魏誌勇所在的鑽石水泥有限公司(晉城市水泥廠改製後的廠名)由於位於市區西北方,粉塵排放多,對市區空氣質量影響很大,市政府要求2007年6月底前關停。企業關停,全廠600多名職工下崗待業,300多名離退休幹部、職工養老、保險沒有著落,100多名孤寡老人、未成年人領不到撫恤金,3000多名職工家屬沒了飯吃。同時,由於關停後供應方和客戶的訂貨合同全部作廢,企業的經營鏈條全部中斷,客戶紛紛要求賠償,直接經濟損失1700餘萬元,幹部職工對企業喪失了信心,企業發展陷入了低穀。
重振旗鼓
在企業麵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魏誌勇作為鑽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深深感到問題的緊迫性。他作為企業的黨、政一把手,必須盡快扭轉這種被動局麵,安定已經混亂的人心。他組織召開了領導層的情況分析會,認真研究了當前的形勢和麵臨的問題,統一了領導班子成員的思想,找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們決定,成立了黨、政、工組織起來的工作小組,組織學習,把全廠職工的思想統一到創建環境文明型城市上來。同時,他們想方設法廣開就業門路,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保證職工的基本生活需求。想方設法給企業和職工找出路,爭取最好的結果。
坐在我麵前的魏誌勇,說話間陷入了沉思。
他在說這一番話的時候,是那種若有所思的狀態。其實,他不是很願意談這一段話,因為這不是他的工作責任所造成的,也不是他的無能所致,而是純客觀的原因讓他走到被動狀態的。
他是個性格堅強的人,他是不會對困難屈服的。
他說:
“這是我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遇到的困境,從前是一帆風順的,盡管有小的波折,但沒有那麼讓他長時間的困擾過。這次困難真的對我的考驗太大了,我從中領悟到了許多從前沒有領悟到的東西,這使我的思想向前大大地前進了一步。是困難讓我成長了,成熟了。”
他說話間還略略流露出了輕輕的笑意。
他真的很難,但他還是帶領全廠職工走出來了。
在經過他帶領班子成員到外地考察後,他們統一了認識,從公司的長遠前景出發,決定對公司實施整體搬遷,這是個大膽的決策,也是需要有魄力和毅力的。而且還要有一定的經濟條件作後盾,最終由於經濟缺口大而隻好作罷。
魏誌勇說:
“最後的結果,我們隻能在現有的條件下進行局部搬遷和發展,我們把目標鎖定在了公司所轄礦山基地的一個粉磨車間,投資3000萬元對這個粉磨車間進行了技術改造。我們利用當地的煤矸石、礦渣、礦渣灰等工業廢渣建成了一個年產30萬噸的水泥粉磨站。這樣的結果,比整體異地搬遷節約資金近1.2億元。這樣的決策,使全廠職工對未來發展又充滿了信心。我們為了解決資金缺口,發動全廠職工集資入股。關停後閑置的設備,可利用的全部投入使用,能自己幹的不外包,能自己解決的不購買,我們經曆了第二次創業。不到一年時間,順利完成了年產30萬噸水泥粉磨站的技術改造並很快投產,比預算資金節約了1000萬元。”
說完話,魏誌勇長出了一口氣。笑了笑說下去:
我們總算在關停後找到了出路、生路。安排了一部分年輕職工就業,減輕了一部分就業壓力,緩減了一部分矛盾。但是隻能安排30%的職工就業啊!
“為了進一步解決職工就業問題,我們又在2008年發動職工集資入股,投資1000多萬元,新建了一條年產10萬立方米加氣砼砌塊生產線,可代替6600萬塊黏土磚。由此,這裏成了晉城市最大的加氣砼砌塊企業。”
說到這裏,魏誌勇停頓了一下,喝了一口水,接著說下去:
“這條生產線,是利用當地粉煤灰、煤矸石等廢舊資源加以理用加工成為一種新型的建築牆體材料。這是晉城市建材工業協會給我們提供的信息,經過我們的進一步考證而新建的。”
真的,這不僅符合國家建材工業產業政策,而且是利用廢舊材料,生產出新產品,即節約了資源,也消除了汙染,還保護了環境。
魏誌勇說:
“這下又為我們企業安排了就業職工崗位,使我們公司的原在崗員工有70%實現了再就業。減輕了職工就業的壓力。而且為企業的東山再起走出了新的一步。”
事實上,晉城市鑽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被整體關停後,以魏誌勇為首的領導層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消極等待,在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團結帶領全企業廣大職工自主創業,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僅有的一年中就創出了一片新天地,實現了轉產重生。
他們的做法和思路,受到了晉城市領導的表揚和讚許。晉城市委書記張茂才批示說,對於鑽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敢於直麵現實,大膽改革創新,積極探索轉型發展新路的經驗值得廣大企業學習,尤其是困難企業更要借鑒他們的經驗,走出困境,開創新天地。
我跟著魏誌勇來到了他們的新廠。
那是距晉城市區約有十公裏之外的地方,廠區處於一個半山坡上。我們驅車進了廠門,看到那裏的一片新天地。
廠區在處於繁忙的生產運營之中,我聽到了機器的轟鳴聲,更看到了這裏的工人們處於正常生產狀態。
魏誌勇和我一起見到了堅持在這裏工作崗位上的副總經理,那是個年輕人,也就是三十七、八歲的樣子,身體很健壯,這裏的生產和工作都歸他領導,是這個分廠的一把手,同時是鑽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他很盡責地堅守在崗位上,在他寬大的辦公室裏,我們做了簡單的寒暄,就由他帶著走進了車間。
車間都橫臥在這裏的半山坡上,有些廠房一看就是新建的。粉磨廠,自然是粉碎運來的水泥熟料的,同時把那些礦渣、礦渣灰、煤矸石粉碎後摻進水泥熟料中,就成為水泥成品、作為成品水泥裝袋運往市場銷售。
車間是在緊張的生產運轉過程中,是在破碎和粉磨的過程中。這裏是比較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所以看到的工作人員並不是很多,隻有高大的廠房和運作中的機器。隻有少數人在往庫房裏裝水泥,當然也有散裝水泥用罐車直接送往工地……
在加氣砼砌塊生產車間,那裏也是一派繁忙景象。
偌大的加氣砼砌塊正在分割,在機器上進行著切割,切割完的加氣砼砌塊輸送到養護窯中進行蒸汽養護,這是一條生產線的生產程序,這個過程我看得很清楚,那麼龐大的養護車間占據了聯合生產車間的三分之一的麵積,但是這個車間裏仍然顯得空空蕩蕩的,可見這個車間是何等龐大,但又是那麼有序。
我看明白了,這真的是砌在樓房牆體上的大牆磚,比蓋房用的普通標準用磚大出了有幾十倍,這是一種灰色的混合材料壓製品,隻能是用在樓房高層建築上的。體積雖然大,但卻重量很輕,這就減輕了高層建築物的承重量、壓力。我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加氣砼砌塊被放置在廠房的成品堆裏。一批又一批地運往廠外銷售。這種灰色的牆體建築物,我看著看著,領悟到了它是有著生命力的新牆體建築物,是一種時尚牆體建築產品,它的發展前景是很廣闊的。所以,我隱隱約約間看到了這個新投入的產品是有生命力的,它會給這個新轉產的水泥企業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我對魏誌勇說:
“你們看準了的產品就要及時投產,它會給你們企業的困境帶來新的希望,而且會帶來經濟上的新生和發展。你這個項目,應當說是很成功的。你們還要在考察市場的基礎上尋找新的產業出路,那樣才能在就業和效益方麵徹底走出一條路子來。”
我這當然是外行人的話,但是,我真的為魏誌勇在鑽石水泥企業關停後能很快擺脫困境而感到欣慰,也為他很快能安排原廠職工的70%重新就業而感到高興。魏誌勇現在的壓力減輕了一些,但還有30%的職工就業仍然沒有著落啊!
幹就要幹出個樣子來
魏誌勇告訴我,他在廠裏集資實行股份製後,悟到了一個利益分配的訣竅,他把這個訣竅歸納為:“企業發展,職工掙錢”。
他把這個訣竅作為口號在全廠廣為宣傳,成為職工為之奮鬥的座右銘。
其實我已經看到了他們廠區的一些口號,在他們的辦公區,麵對廠門正麵就是醒目的大字口號:
百川彙海可感天,眾誌成城比金堅。
那麼醒目的大字,對人有多大的感召力啊!就是這個大門前,展開了一處花園式的優美環境,這是魏誌勇和全廠職工在環境治理方麵的一處聖地啊!
他們,當然還有許多非常響亮的口號:
有責任,才能把握住曆史賦予我們的機遇,做成一番事業;
有誠信,才能在逐步規範市場中真正生存,保持我廠良好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
有毅力,才能在目前前所未有的挑戰中,知難而進,不怕挫折,去達到目的;
有創新,才能在變化的環境中把握機遇,讓企業發展更加符合市場需求。
在這個廠的廠區,文化氛圍是很好的,環境治理也是很有特色的。辦公樓前,一畝半地的空間裏,種植了那麼多的樹、花,綠草茵茵,花團錦簇,樹木蔥蘢,一派生機,讓人們看到了這裏的管理者在環保方麵的投入和匠心。
魏誌勇,在環保方麵是舍得投入的。這個企業先後投入環保治理的費用達到了187.37萬元,他們在全省率先治理水泥立窯粉塵汙染,上了大的布袋除塵器,他們廠裏的兩台立窯那時上大布袋除塵器,在全省是第一家,當時,這種除塵器是國內最先進的。當然還有其他環保設備。更重要的是,魏誌勇拿出了壯士斷腕的膽略和勇氣,領導全廠打了一場環境治理殲滅戰。他要求,所有的揚塵排放點全部控製到位,防塵設施要達到最佳效果,揚塵點要徹底封閉,控製無組織排放,生產現場每天灑水清掃,他們還提出,當生產經營和環境保護發生爭議時,要給環保讓路。他們提出,要走循環經濟之路,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同時,他們對職工的生活環境也是非常重視的。2007%年,鑽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投入了100多萬元,為職工居住區集中供熱解決了燃眉之急;2008年,又為職工居住區投入100多萬元,解決了居民區煤氣供應。
魏誌勇對我說:
“雖然我們企業麵臨著困難,但我們承擔著很多社會責任,我們要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解決職工的實際問題。下一步,我們還要解決職工的供水、供電等實際問題,這是我們的責任,義不容辭啊!”
其實,魏誌勇並沒有住在廠裏的職工宿舍裏,他是住在他妻子的宿舍裏。廠裏蓋了好幾座宿舍樓,他自己一間房也沒有要過。為了節約開支,養成廠裏的節約風氣,避免大吃二喝,他本來吸煙,也戒掉了。本來他也能喝酒,一頓也能喝個二三兩,但他現在一口也不喝。
他對我說:
“我真的很自律,為了企業,把我的好多愛好都戒掉了。我的同學、朋友,如果沒有工作上的來往,沒有一個能吃上我們廠裏的一頓飯,我當了十二年廠長,連兒子的工作都沒有給安排了。”
我聽著這話,很受感動。作為企業領導,在當今情況下能做到這些,真的很不容易,應當說是非常難的。魏誌勇的形象真的很高大,這是他在做人的品格方麵很高大,這很難啊!
魏誌勇所獲得的榮譽稱號是很多的,他是企業家,做到了企業家的應有的智慧和拚搏;他是黨務工作者,也做到了黨的領導者應有的好形象。他領導的廠先後獲得了:“山西省質量信譽等級AA級企業”;“山西省建材行業優秀企業”;“中國優秀建材企業”;鑽石水泥榮獲“山西省著名商標”。
魏誌勇本人也獲得了:“全國建材係統勞動模範”;“山西省勞動模範”;“山西省優秀企業家”;“晉城市勞動模範”;“晉城市優秀共產黨員”等光榮稱號。
前麵的路還很長,魏誌勇準備義無反顧地走下去,走出一條全廠職工共同富裕的新路來。
他現在仍在學習,不停地學習。
他很愛看書,尤其是專業方麵的書。比如企業管理的書,用人、智商、情商方麵的書、處理人際關係方麵的書,他都愛看。情商高的人是善於處理各個方麵關係的。
他前麵的路很長,他看的書會很多,那是一種精神武裝,武裝到他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