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告別海南”即要“離”開海南“島”,“西歐”扣“區”(“歐”字西邊部分)。
30.辭別閬仙驅馬去離島區
〔解析〕唐代詩人賈島,字“閬仙”。“辭別閬仙”即“離”別賈“島”。“驅馬去”,“驅”去掉“馬”,餘“區”。
31.要上三連駐紮地西營盤
〔解析〕“要”之上為“西”;“三連”別解為三個連,即一個“營”;“駐紮地”扣“盤”(地盤)。
32.秋後落日映水巷香港
〔解析〕謎麵頓讀:秋後落/日/映水巷。“秋”字後麵部分(火)落去,餘“禾”,與“日”組合成“香”;“水(氵)巷”合並為“港”。
33.江邊破廟楊柳帶油麻地
〔解析〕“江”邊取“氵”,破拆“廟”字得“廣由”,“楊柳”,楊樹柳樹為兩“木”,合為“林”。以上“氵”與“由”組合成“油”,“廣”與“林”組合為“麻”。謎麵末字“帶”扣謎底“地”,意為地帶。
34.圖上標明是西歐北區
〔解析〕地圖上方為“北”,“西歐”,“歐”字的西麵是“區”。
35.千人共乘驅馬行北區
〔解析〕“千人共乘”,有“千人”便會共同組合為“乘”,推知原字是“北”。“驅馬行”扣“區”,解為“驅”字之“馬”行去。
36.海灣處處百花開香港
〔解析〕會意成謎。謎底按字麵意思解作芳“香”之“港”。
37.大漠耕地各不同沙田區
〔解析〕“大漠”扣“沙”,“耕地”扣“田”,“各不同”即有所“區”別也。
38.火險地段險已除南區
〔解析〕此謎運用了“抵消法”。謎麵第二字“險”與後麵“險已除”自行抵消後,剩下“火地段”扣合謎底“南區”:“南”方屬“火”,“區”別解作區域而扣“地段”。
39.失敗隻因錯開口北區
〔解析〕“失敗”扣“北”,“北”別解為敗北之意;“錯”用符號“×”表示,“開口”扣“匚”(打開的“口”),二者組合為“區”。
40.不要背後逞凶橫北區
〔解析〕“背”字後麵的“月”不要了,剩“北”;“凶橫”別解為“凶”字橫放,成“區”。
41.春水蜿蜒到此處柴灣
〔解析〕“春”扣“木”,“木”與“此”組合成“柴”。“水”以“氵”替代,“蜿蜒”(河流、道路等彎彎曲曲地延伸)扣“彎”,“氵”與“彎”組合為“灣”。
42.曲水東流到此回柴灣
〔解析〕“曲”扣“彎”(彎曲),與“水”(氵)合並成“灣”。“東”方屬“木”,與“此”組合為“柴”。
43.要上江東破格納人西貢
〔解析〕“要”之上為“西”。“江”之東是“工”,“破格納人”扣“貝”(“破格”別解為破損的格子),“工”、“貝”組合成“貢”。
44.拆廟造林,開池填土油麻地
〔解析〕拆開“廟”字成“廣由”,打開“池”字是“氵也”。“氵”與“由”合並為“油”;“廣”造“林”組合成“麻”;“也”填“土”合並為“地”。
45.清明前天氣晴和驅馬遊元朗區
〔解析〕“清明”別解為“清”朝、“明”朝,“唐宋元明清”,“清明”之前是“元”朝;“天氣晴和”扣“朗”,指天氣晴朗;“驅馬遊”扣“區”,解為“驅”字中的“馬”遊走開了,餘“區”。
46.全變樣了,浦東這地方大埔區
〔解析〕“全”拆開,變為“人一土”。“人一”組合成“大”;“土”與“浦”字東部之“甫”合為“埔”;“這地方”會意扣“區”(地區,區域)。
47.此日聚千人,空巷觀潮頭香港
〔解析〕此“日”聚“千人”,組合成“香”;空“巷”觀“潮頭”(“潮”字之頭為“氵”),“巷”與“氵”合並為“港”。
48.千人此日聚,三點來巷前香港
〔解析〕“千人”與“日”相聚,組成“香”;“三點”(氵)來“巷”前,構成“港”。
49.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旺角
〔解析〕謎麵係明代戚繼光《馬上作》詩句,橫戈:手裏握著兵器。詩句內容扣合“旺角”文義:“旺”解為“旺”盛,“角”解為“角”鬥,戰鬥。
以下謎底為名勝
50.西廂被困客家圍
〔解析〕“西廂”即西邊的廂房,別解為客人住的廂房,扣“客家”;“被困”即被“圍”困住了。
51.擴建住宅曾大屋
〔解析〕“曾”在古漢語中又同“增”,謎底以“增大屋”之意與謎麵相扣。
52.如意腰帶吉慶圍
〔解析〕“如意”對應“吉慶”,“腰帶”的功能是用來“圍”住腰部的。如意腰帶,“吉慶”之“圍”。
53.白馬騰空淩雲寺
〔解析〕“白馬”扣“寺”,“白馬”作寺名別解(白馬寺),“騰空”意扣“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