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你的蓋頭來——“法輪功”癡迷者原因分析(2 / 3)

二、心理扭曲後的“求助”

在社會轉型期,一部分人由於種種原因出現了精神上的迷茫而導致心理上的扭曲,這種非正常的心態表現出來的或是悲觀厭世;或是玩世不恭;或是不滿社會;或是憎惡他人。存有如此心態的人,這些外在的表現形式並沒有侵蝕掉他們渴求探尋他們所認為的正常心態的意願。於是,他們發出向外界客體“求助”的信息,李洪誌正是捕捉到了這種信息,惺惺作態,以“關愛”的詞藻和騙人的花言巧語,掠去了這部分人的“求助”心態。

你悲觀厭世,他就“悲天憫人”說可以“消業”“圓滿”“上層次”,進入極妙的最高境界;你玩世不恭,他故作正經說要追求“真善忍”,做真人,行善度人,以忍修大法;你反感社會,他立即套近乎說是,現在社會亂糟糟,哪個政府也解決不了,隻有跟著他才能免遭劫難;你憎惡他人,他應聲附和說對的,他人都是魔。隻有丟掉親情,去掉執著心,好好修煉,才能上天國去享福。

俗話說,你瞌睡了,他送來了枕頭。李洪誌正是抓住了這些人的心理,以欺騙的手法,滿足了這部分人的“求助”。而這部分人有病亂投醫,在自己心理狀態不健康的情況下,被李洪誌的花言巧語所迷惑,感到遇到了“高人”指點迷津,認為無奈、求助的心理得到了“慰藉”。

另外,心理學上的心理暗示的作用,又在短時間內影響著部分人,他們確有心理、生理上的變化。眾多習練者在一起,其從眾心理,又幹擾了理智的判斷和分析,“堅定了”緊跟“李大師”,“消業——上層次——圓滿”的信心。

同時,李大師並沒有放過他們,滿足了他們心理的求助後,接著就采取恐嚇、威逼的辦法,使“法輪功”習練者的精神完全得到控製。李洪誌散布:中途棄功,就會被魔取走性命,從而形神全滅。好家夥,這還了得,誰敢不跟他走。李洪誌“恩威”並重,習練者“敬畏”共存,這就導致了習練者的思想被牢牢地禁錮在“法輪功”的精神牢籠之中。

西安某高校一位教師,早年多有坎坷,經曆了親情分離、受人白眼的磨難,後來憑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再從工作到上大學再到留校任教,可謂一帆風順,在經曆了許多世事滄桑、人生磨難的她,時常思考,人生為什麼會存在如此大的差異?要麼命運不濟,要麼命好運佳。思考是必要的,然而她未能用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為指導去思索那古老而又常新的問題,最後自己百思不得其解,隻好走向“有神論”,求助神靈。於是她大量看宗教方麵的書,但讓她很失望,用她的話來說,太陳舊。欲解而不得解,使她很痛苦,心理上的扭曲常常使她陷入無奈與求助之中。正在這時,李洪誌的《法輪大法》出籠了。既有宗教方麵冥冥神靈的虛幻,又有現代的科學術語的“論證”;既有悲天憫人的熱情關懷,又有普度眾生的迷津指點。一下子將她的心靈抓住了。她感到多年的困惑,在李洪誌的《法輪大法》裏得到了破解,於是乎一頭紮進去,每日裏念文誦經,打坐修煉。於是,悲劇也發生了,正常的生活完全打破,課沒法上,孩子也不管了,丈夫勞累一天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到家裏,看到的都是冰鍋冷灶。一個事業騰達、家庭幸福的大學教師的人生格局突然蛻變了。荒廢了事業與工作,停止了創造與貢獻,對社會與家庭喪失責任感和義務感。

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些人一旦癡迷,形成心理定勢,其他正確的觀點和真誠勸慰很難聽得進去。心理定勢是指先前的心理活動、先入為主後,對以後的心理活動形成一種心理傾向,從而影響以後的心理活動。這種現象對於那些自認為能解決自身需要解決的思想觀念,作用特別明顯。李洪誌及其“法輪功”,采取精神欺騙的方式,一步步設下“真、善、忍”的誘餌,布下強身健體的圈套,編造“消業——上層次——圓滿”的謊言,使不少的習練者自認為得到了心靈上的幫助,就走火入魔、癡迷心竅了。

三、認知褊狹的“促發”

這些“法輪功”習練者為何劍走偏鋒?

在分析了習練者的思想及心理因素後,應該讓他們認識到,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並非人們想像中那般單純而美好,應該學會正確麵對我們這個陽光與陰影共存的現實社會。而實際上偏偏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居心叵測,利用人們的善良動機,不擇手段地驅使著你去為他賣命,借以實現他自己的企圖。就好比釣魚,處在水裏的魚兒,因為看不到那誘人的魚餌背後還連著一根致命的魚鉤,所以,當它看到魚餌時,就會一廂情願毫無防備地咬了上去。一旦它上鉤之後,便會身不由己,隻有任憑垂釣者擺布的份了。這裏垂釣者的動機跟魚吃魚餌的動機就不一致。而且,我們都明白垂釣者的動機要比魚的動機複雜得多,也更具欺騙性。水裏的魚兒雖然難以分辨這種騙局,可是,作為具備一定思維分析能力的人,是不是就一定不會遭遇這種騙局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現實中這種這樣的事情從未停止過,邪教教主李洪誌更是諳熟此道。其實,李洪誌利用“法輪功”製造這場騙局的險惡動機,在旁觀者眼裏反而更易看清楚,恰恰是那些身陷其中的信徒們難於分辨這一切。這是因為他們已經被李洪誌的那套邪說(就像魚餌)給套牢了(就像魚兒咬死了魚鉤就是不肯鬆口),喪失了那種實事求是的理性態度。

這些信徒在加入邪教時,往往最先被“教主”拋出的那套教義所吸引——他們一般以各種謊言、騙術、心理暗示和誘導來吸引信眾,並推行一套“信則靈”的歪理邪說來誘人上當,實行精神控製,慢慢誘導人們與他接近,排除其他信念和思想,達到一種相信隻有教主的訓示才是真理的癡迷。這種精神控製實際上是危害極大的“洗腦術”。它使人們喪失理智、喪失判斷能力並喪失自我,大多數的人都是帶著對完美境界的向往而加入的。一旦他們滿懷敬意和誠心地投入進去,他們就會固執地相信“教主”定會兌現他們許下的承諾。盡管,實際上“教主”所描繪的完美狀態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可是信徒們在動機和僥幸心理的作用下,在“教主”的一再“承諾”和同伴間相互影響之下,麵對一次又一次的挫敗毫不甘心,即使心中有些失落感,他們也不會流露出來,隻是一味硬著頭皮繼續他們的幻想和等待。在這裏,信徒的入教動機被教主訓練得越單純、越僵硬,教主便可以越輕易地操縱信徒、驅使信徒一步步地實現教主真實的別樣企圖和動機。

2001年2月16日,一名男子在北京點燃汽油自焚身亡。公安機關初步查明,這名自焚者是來自湖南省常德市的25歲的“法輪功”練習者譚一輝。他在遺書中寫道:“我實在難以容忍了,我要勇敢地站出來做一名護法戰士!李洪誌老師傳的‘法輪大法’是正法。放下生死,升天圓滿不是人能夠斷章取義,簡單機械的理解,一個不修煉的常人在他臨死的時候是絕對放不下生死的。要為‘法輪大法’而奮鬥終身。在維護‘大法’的鬥爭當中,我要做到爭先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