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紀念從前的母校
“這裏,承載著我的童年,這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好像夢境中的世界。時至今日,它已成為了我一生的美好回憶……”
——題記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們一家都住在北京市順義區的機場附近,那裏算是近郊,周圍有一些別墅區,還有幾個國際學校。力邁學校建成於1995年,後來遷建改變成了現在的北京市英才學校。我從2000年開始就讀於力邁學校的幼兒園,直到2006年轉學至北京市區。這六年,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
聽媽媽說,我第一次到力邁學校的時候,哭得很厲害,那時候的我還小,所以很戀家,直到小學二年級離開這裏的時候,也一樣。四歲以前的事情,我不太記得了,隻記得當時吃飯總要老師喂,一聽說媽媽來接我,就哭著喊著要離開,一分鍾都不願多呆。幼兒園的老師們都很好,對我們很耐心、很友善。
那時的我很天真,生活在力邁的日子裏,好像天堂一般,沒有憂愁,沒有災難,連當時北京的非典都遠離了我們。
不久,我告別了幼兒園,步入了力邁的小學部。學校每年都要舉辦一次藝術晚會。一年級時學校裏正流行唱《老鼠愛大米》。於是,我和我的一位最好的朋友張博誠合唱了這首歌。到了二年級,就都換頻道了。不變的是,我再次站上了舞台。隻不過,我最好的朋友先我一步轉學了,而我又結識了一位韓國女孩。她叫金漢娜,我平時除了和男生打打鬧鬧以外,也會和她聊聊天。她的中文說得不錯,比當時的我高很多。於是,在這一年的晚會上,我便和她一起演唱。
當時的生活很簡單,早上從宿舍裏爬起來,去小食堂吃早餐,然後上兩節課,課間時,我們的生活老師會給我們買來冰淇淋或者小點心。享受過後,再繼續上午的課程。午飯時,我們常會很快吃完,省出半個小時的遊戲時間,就是在食堂門口的草地上嬉戲。之後,生活老師會帶我們回宿舍午睡,睡醒以後,又是美味的水果在等待著我們……有些時候,我們排著隊由宿舍向教室走去時,會碰到一位學校的主任。每當大家看到她時,總要站得直直的,因為這樣,她就會給我們以最高的榮譽——小紅花一朵。
傍晚,吃晚餐時,我們會讓盛飯的叔叔盡量少盛,然後在五分鍾之內吃完,連跑帶顛地到草坪上去踢球。瘋狂的玩耍過後,我們都會一起聚在電視機前看一個小時的動畫片。之後,我們會再上一會兒的晚自習,然後便回到宿舍。
夜裏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我們每周總有那麼一天,等到生活老師睡著以後,我們便拿出自己買的各種能發光的玩具,像激光筆、熒光棒、微型手電筒等等。而我們每次都是剛玩了一會就在不知不覺中睡著了,直到天亮……
那時,我對書法也有一定的喜愛,一直堅持上著書法班。隻可惜,上了小學六年級以後就沒有再練了。同時,每周二也是我練習鋼琴的時間,每次等到最後一節計算機課一下,我就和幾個同樣學鋼琴的好朋友一起拿著樂譜衝向鋼琴房。那時,每當我彈得令老師滿意時,老師就會給我幾顆酸梅糖。直到現在,我最愛吃的糖還是它,這個味道浸滿了幼時美好的回憶……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心裏有一種說不上來的快樂與不舍。
一轉眼的功夫,八年已過,我仍然清楚的記得那裏的一草一木,那裏的人們。我惘然間覺得,好像力邁學校就像是傳說中的“桃花源”,陶淵明筆下的美好境界。
盡管,現在的力邁學校已不複存在,但是這塊神聖的土地會永遠在我的心中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