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哪怕僅僅在一天中,心情也會跌宕起伏,時而好、時而壞。就像一個病危患者的心電圖。唯一不同的是,當那條”生命線“停止跳動時,心情便恢複了正常。”
——題記
直到現在,我才漸漸感受到,什麼叫心血來潮。有時候,在電視上或是生活中,受到了別人成功因素的影響,自己也開始變得躁動,像是做了十足的決定,鐵了心要去幹這件事。可是,光看見人顯擺,沒看見人吃苦,也就三分鍾熱度。同樣的,就像年輕時一直追逐的夢想,成功了固然好,但要是沒能夠實現,等到老了,也就不想要了。
再無激情,談何拚搏?
於是,人的理性也隨著情感的變化而變化,如果無法控製住自己的情感,那麼也就無法控製它帶來的後果。所以,要隨和,不要放任。當自己的情緒處於激動、亢奮的地步時,一定要發泄,但不要對人。
然而,當情緒穩定到冷靜時,才會有能力去做那些理智的事情。失意時,學會自我安慰,信心永遠來源於自己。得意時,學會自我約束,驕傲永遠不是幸福的開始。保持清醒,保持冷靜,偶爾一時的糊塗不能說明什麼。可以反省,不能後悔,悔恨隻能帶來更多的悔恨。
人生,就像一本足夠厚的書,“有激情”的人,會匆匆將它翻去,你若問他這本書講了什麼,等來的一定是一個支支吾吾的答案。相對理智的人,會盡自己所能的細細品味,因為他能明白,這本書,隻能讀一遍。
每當看到心電儀上的波浪,聽到那滴滴的聲響,仿佛能讀懂自己的心,聽見自己的心聲。將心靜下來,那條躁動不安的“生命線”,也便隨之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