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愛他,愛她,愛他們(1 / 1)

“自從進入青春期以來,我不知不覺的開始對自己的父母感到反感,甚至有時會因此而大吵一架。不想看他們一眼,不想聽他們說一句嘮叨的話。回過頭來,我卻又在想,明天會不會後悔?”

——題記

有時候,我在一些教科書裏,一些網站中,經常會看到有學生寫的作文,到了描述父母的時候,他們的題目千篇一律,《我的母親》《我的父親》……一看這些無趣的題目,我就對這篇文章失去了看下去的信心。

所以,我換了一種令自己看著舒服的方式。

在小朋友眼中,父母是自己摯愛的親人和依靠;在青年人眼中,父母是對自己管教甚嚴的嘮叨鬼;在成年人眼中,父母是養育自己一生的恩人。在老年人心中,可能時不時也會想起曾經那麼愛自己的父親、母親,然後默默地思念著。

感情,難以複原,時光,不會倒流,愛,隻有一次。

當幾十年後,兩鬢已斑白,在父母的墓前,佇立良久。到那時,再多的懺悔也彌補不了生前的遺憾。孝敬父母,對我們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應盡的義務,而不是累贅。盡管,當他們不理解我們時,心裏會對他們產生很強的抵觸心理,這自然是正常的。

而且,在適當的情況下,這並不妨礙對他們的愛。

然而,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們來說,身體開始發育不意味著長大,對異性開始變得好奇不意味著長大,學著做一些裝酷的事情也不意味著長大。隻有孩子主觀意識到父母是需要我們去愛的,而不是怨的時候,才意味著真正長大了。

正處在這一階段的孩子們,很不願意去聽一些大道理,也不會將親情掛在嘴邊。身為其中的一員,我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在內心深處,對自己至親的人,絕對有著一份愛。把它藏得很深,深到讓人看不見。當孩子逐漸走向成熟以後,這份愛才能慢慢浮出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