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綠色水都 生態宜居(1 / 2)

綠色水都 生態宜居

專欄·嘉定區科協專版

為進一步推進青浦區生態低碳社區建設,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宣傳和普及低碳生活理念,踐行綠色、低碳和健康生活,提升居民科學文化素質。青浦區科協深入挖掘科普資源,新青浦社區、青浦枇杷科普基地、低碳家庭評選活動等在積極宣傳低碳生活理念的同時,通過開展街道組織、社區聯動、居民互動的科普活動,形成人人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和用科學的社會氛圍。

低碳社區,宜居生活

新青浦社區由新青浦花苑一期、二期、大豪公寓及華源別墅四個小區組成。作為青浦區科普示範社區,2010年5月被評為上海市低碳生活實踐社區,2011年6月榮獲“上海市科學生活社區”稱號,2012年榮獲“上海市科普示範社區”稱號,同時,被命名為2011—2012年度上海市平安小區、上海青浦區文明小區。今年被命名為“全國科普示範社區”。

新青浦社區以提高社區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為目標,結合社區實際情況,推出了多項低碳實事工程。通過LED電子顯示屏、風力發電、太陽能屋頂、太陽能庭院燈、太陽能雨篷和節能燈、節水器具的推廣等項目,大大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進一步完善了社區科普基礎設施建設。

新青浦社區圍繞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以及全國科普日活動,順利開展了“家庭菜園”和“低碳換綠”兩項活動,突出體現了低碳生活惠及人民生活,緊貼民生需求,推進綠色低碳共享;社區又借助“科學商店”這一科普平台,充分發揮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大學生誌願者團隊的服務作用,促進低碳社區建設;社區還圍繞“低碳”開展係列主題活動、低碳科普講座等,引導社區居民樹立低碳生活的理念。緊貼民生需求、惠及居民生活的科普活動,不但宣傳和普及了低碳生活理念,也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科學文化素養,推動了社區居民養成低碳、文明、健康的科學生活方式。

三年來,新青浦社區圍繞“低碳生活進社區·共建和諧鄰裏情”的主題,開展科普益民服務活動共6次,開展各類科普知識講座20次,累計服務人群達到5000多人次,受眾麵覆蓋了社區內各個年齡層次的人群。

活動讓社區居民逐步樹立低碳生活理念,培養綠色、低碳和健康的生活習慣,提升廣大社區居民的科普文化素養,也讓更多的社區居民從科普益民服務的活動中得到了低碳生活帶來的實惠。

生態農業,安全生活

青浦枇杷科普基地占地390畝(260,000m2),2010年被命名為青浦區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被命名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今年先後被評為上海市科普惠農興村示範基地和全國科普惠農興村示範基地。

枇杷基地在建立之初就以低碳節能為理念,在基地的枇杷種植地、綠色餐廳和生態客房等處使用枇杷深加工技術、循環利用水係統、餐廚垃圾處理技術等多種先進節能技術,成為青浦區夏陽街道的節能試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