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品牌的故事

微觀點

欄目主持:王巧貞 文豔霞 楊洋

開欄語:這裏不需要專業角度,不需要市場理論,隻要你想表達自己在生活中、消費時對品牌、產品和商家的感受、體驗和看法,以一種更真實、更直接的方式來呈現自己的心情,點讚也可,吐槽也行,盡情來吧。

本期話題:大到跨國品牌,小到隔壁的快餐店,我們生活在品牌的世界裏,並無時無刻與品牌產生著關聯。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哪個品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講講你對品牌的體驗或者你與品牌的故事吧!

就在上個月,招行信用卡中心在微信上做了一場“獅吼”的活動,隻要用微信語音喊出“我要星巴克”、“我要暴風雪”等指定口號,逢千就有機會中獎兌換實物!我當時在辦公室上班,也抽空喊了兩句,覺得活動有點小無厘頭,但是也難保有我這樣無聊的人參加,沒想到下午的時候,十萬個“獅吼”名額就用完了!招行信用卡一直是微信平台的經典案例,這次的活動又讓我對他刮目相看,確實感到有趣和親切,不再是原先心目中“銀行”這樣一個冷冰冰的印象。

點評:“有意思”已經成為年輕人生活中的關鍵詞,這種情況下,互動顯然比單純的信息灌輸和推送更有價值。

我親身經曆了一個事件,凡客便從我的購物車中消失了。2013年9月份,凡客舉行了一次免費送帆布鞋的活動,按照活動規則我有幸到現場領了一雙,還觀察了一下此次活動。此次活動是為新鞋上市做宣傳,線上宣傳時說送新鞋,但在活動現場發的全是壓倉庫、賣不出去的舊鞋,鞋子顏色特別冷門,款式老土,後麵來的基本領不到適合尺碼,導致一片質疑聲。最頭疼的是,穿了不到7天,鞋子就開膠了。活動雖是免費的,但在火辣辣的太陽照射下,大老遠的跑來,也不容易啊!從此,我不再與這個品牌有交集。

點評:舉辦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聚集人氣,但是執行不到位就有可能變成了驅散人氣。就像這個例子,鞋子送了還不落好,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宿舍樓下,一對中年夫婦經營的小吃攤位生意十分紅火。天熱他們賣涼麵、涼皮,天冷就做大餅。其實他們賣的東西口味不算太好,但每天都是裏三層外三層被包圍著,有穿得非常漂亮的MM ,也有不顧形象裹著睡衣的妹紙。記得有一次我去買涼麵,由於天天都在為減肥事業而奮鬥,所以特地囑咐他量少點,可是這位大叔還是源源不斷地把麵往裏倒,其實還是挺開心的。我覺得,他們生意紅火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量足,總把妹子當男生養;2.服務周到,顧客至上;3.以親人般的口吻與我們細心交談;4.不斤斤計較。

點評:無論大小,任何一樁生意都是由“產品”和“人”共同促成的,“人”和“產品”同樣重要。

2013年8月,我在蘇寧易購買了一部手機,送貨很快,而是開著小貨車來送的,頗讓我受寵若驚。可惜手機半個月後出了質量問題,於是登陸蘇寧易購申請退換。對方給了個地址讓我做鑒定,鑒定完說可以換,給了個鑒定單。可是,然後呢?打蘇寧電器客服,接通了,MM聲音很甜,但說這個手機是易購買的,她處理不了,幫我轉易購客服。又接通了,怎麼是個男的,蘇寧易購果然是搞IT的哇!他讓我到實體店換貨。好吧,跑到實體店辦了一個小時申退手續,結果沒貨。隻好要求退掉。可以,但機子要自己帶回去,門店不收貨,等著小貨車再次上門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