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禍端(1 / 2)

卻說北宋崇寧元年秋,洛陽城郊的官道上,一騎飛塵,疾馳而來。馬上少年,眉清目朗,氣宇軒昂。少年身著白衫,背負長劍,神色甚急。行不過數裏,峰回路轉,青山忽收,道路陡闊。少年舉目望去,遠瞧見路盡處,數騎彩衣蒙麵之人,相並而立。

及至數丈開外,少年方才手下一攬,韁繩一緊。那馬兒一個激靈,前蹄揚起,長嘶一聲,登時止住。少年劍眉微皺,細細看去。

眼前攔路的共是五位使刀的神秘人物,分別穿著赤,青,黃,黑,白的五色衣服,隻因蒙著麵,並不能知其來路。少年眼裏一寒掌中暗暗蓄力,以備不測。

那幾人聽罷並不言語,眼中目光如電,滿是殺意。

少年一沉氣,提著韁繩,雙腿在馬肚上稍略一夾,緩緩逼上前去。少年每近一步,蒙麵人眼中的殺意就濃一份。眼見著便要與當首的赤衣蒙麵人相撞。卻見那人右臂一揮,手中刀光一閃,餘下四人立刻策馬上前,五匹馬呈梅花狀,將少年團團圍住。

赤衣蒙麵人大手一招,眾人唰唰亮刀。白晃晃的一片,照得少年心緊。

彼時,山道極靜,秋風兩側,卷起無數落葉。偶有寒鴉殘語,斷續林間,更襯得此處淒清蕭殺了。

但聞嗖的一下,五人幾乎同時出刀,齊刷刷地刺向少年。少年足下一點,於刀刃上輕輕一沾,就勢淩空而越,猝然起劍。

五人劍鋒一挑,幾乎同時刺向少年雙腳。少年心內一驚,就於半空翻身,使招“枯鬆倒掛”,劍尖恰與五把刀刃的頂部相抵,將少年支於半空。五人見一招不成,又是同時收刀,勒馬後退半步。而少年則是長劍一劃,翩然落地。

不待少年站定,五人一齊躍起。口中“嗚嘩”數聲,逼上前去。隻一瞬,五人刀法大變,各成一路,卻又相互配合,攻守兼備。

少年困於其中,毫無所懼。隻見,青衣之人腕間一抖,厲風呼嘯,以一記“穿雲絕霧”斬向少年後頸。少年聽得耳邊風響,知有人襲,也不轉身。將劍一提,於腦後一架,格住刀刃,順勢躬身,左手打出一掌。

青衣人並不相迎,雙臂一張,飄開半丈。與此同時,黃黑兩衣之人雙雙齊上,一左一右,纏住少年。三人你來我往,隻如遊龍戲鳳。一時刀光劍影,寒風颯颯。

少年出劍迅疾,以一招“寒鬆映雪”,抵住黃衣人,旋即抽身右閃。劍尖一掠,劍光分三。竟是一劍中又含了三劍。黑衣人忙舉刀格擋。唯聽“當當當”三聲,黑衣人臂上先是一痛,接著一軟,末了又是一麻,當真難受之至。

黑衣人捂著右臂,陰聲說道:“果然是寒山劍派的‘舟劍楠’,這招‘梅花三弄’著實厲害。”

少年這才說道:“在下便是寒山劍派舟劍楠,不知各位是何方高人,與在下有何過節?”

赤衣人聽罷大笑,朗聲回道:“我等是誰並不重要,與舟少俠也無過節,而是各為其主,有令在身,不得不從。”

舟劍楠盯著赤衣人,心中疑惑:“掌門密令此事不得與人知曉,如今瞧這架勢莫非這些人已經得到了消息?”

赤衣人似乎洞察了舟劍楠的心事,鼻中一嗤,頗顯自得地說道:“舟少俠,無需意外,你的一舉一動早在我們的監視之中。”赤衣人晃了晃手中的刀,續道:“少俠隻需將東西交付於我們,我們自不會與少俠為難。”

舟劍楠聽了赤衣人的話心道:“掌門說過,此物關乎天下安危。這幫人來路不明,看樣子絕非善類。想來今日必有一場惡戰了。”他想罷,衝紅衣人說道:“在下不知尊駕所要何物?”

赤衣人眼裏冷光一現,眉頭一揚,說道:“少俠心知肚明,又何必問我?”

而舟劍楠卻故作不知,假意繼續問道:“在下實不知為何物,還請尊駕明示。”

赤衣人聽畢,沉默半晌方道:“看來少俠是執意不允了,如此,隻好得罪了。”赤衣人話音未落,餘人已準備一擁而上。不料紅衣人怒目一瞪,止住四人,說道:“你們退下,由我親自領教舟少俠的高招。”

赤衣人說完一拍馬鞍,縱身躍下馬來,擺好架勢。舟劍楠思忖片刻,也無他法,長劍於胸前一橫護住要害,並不求先發製人。

赤衣人刀刃一翻,搶步上前,跟著虛斬三下,分別往舟劍楠的前胸,小腹,大腿三處擊去。這三招極為狠辣,處處攻向對方要害。舟劍楠神色一凜,提劍招架。而赤衣人卻不待刀法使老,手中力沉,刀口一落,趁機斜劈下去。

舟劍楠瞧得分明,提起一口,劍招跟到。雙刃相擊,錚錚之聲不絕於耳。他劍上,內力柔和,恰與赤衣人的陽剛刀法相對,如此一來,已先將刀上的力道卸了一半。隨即,長劍劃弧,用招“水月鏡花”截住刀口,借力往懷中一帶。赤衣人一個踉蹌,險些摔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