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裝瘋避大難戰國時,孫臏和龐涓同師鬼穀子,同窗數載,結為異姓兄弟。龐涓為人刁鑽刻薄,孫臏則單純質樸。師父鬼穀子比較喜歡孫臏,偷偷地將孫臏的先人孫武的《孫子十三篇》傳授給他。

數年後龐涓到魏國當了軍師,南征北戰,屢建奇功。但他以為孫臏所學勝己,便不在魏惠王麵前舉薦孫臏。後來,鬼穀子的好友墨子向魏惠王舉薦孫臏,稱讚孫臏為兵學奇才,說他得其先人孫武秘傳,天下無敵。魏惠王大喜,即命龐涓修書,遣使迎接。

一次在魏惠王跟前擺演陣法,龐涓不如孫臏便嫉恨在心。

他在魏惠王麵前誣告孫臏身在魏邦,心懷齊國。魏惠王大怒,將孫臏交龐涓處置。龐涓叫人剔去孫臏的兩塊膝蓋骨,使他無法逃跑,並將他關在一個秘密地方,表麵上給他好吃好喝。孫臏還以為龐涓對他不錯,畢竟是同窗好友。其實龐涓企圖乘機要孫臏用木簡將孫子兵法繕刻下來。待他完成之後,便繼絕食物讓他餓死。

龐涓派來服侍孫臏的童仆誠兒悄悄地將龐涓的陰謀告訴了孫臏,孫才恍然大悟。但是,孫臏不愧是大智大勇的軍事謀略家,很快就想出了一條錦囊妙計。當天晚上,他就裝成瘋魔病的樣子。一會兒將飯撒在地上,一會兒把刻寫過的木簡翻出來燒掉,又是哭,又是笑,裝出種種傻相。童仆誠兒不知是假,便慌忙報告龐涓。第二天,龐涓來看他,懷疑孫臏是詐癲扮傻,想試探其真假,便命人將孫臏推入豬欄內。孫臏披頭散發,滿麵汙穢,滿不在乎地在屎尿中爬行。龐涓命人送來飯菜,孫臏怒目而視,大罵:“你們想毒死我嗎?”隨手將飯菜傾翻在地;使者拾起臭泥塊給他,孫臏卻當成好東西送口裏吃了。龐涓確信孫臏是真瘋了,從此對孫臏不再加以防範,隨便其進出,隻派人監視而已。

這時,墨子的弟子禽滑厘把孫臏之才及龐涓妒忌之事告訴了齊國大臣鄒忌,鄒忌又轉告了齊威王。齊威王即令客卿淳於髡到魏國去見魏惠王,禽滑厘裝作隨從,相機行事。後來,孫臏秘密回到齊國。孫臏在身陷囹圄之際,裝瘋作傻,忍辱負重,終於逃脫困境,以後他以“圍魏救趙”之計,大敗龐涓;韓魏之戰,孫臏再以“增兵減灶”之計,誘敵深入,終將龐涓射死於馬陵道。

孫龐鬥智吃饅頭戰國時,孫臏、龐涓同學兵法於鬼穀子。一日,鬼穀子對兩個學生說:“今日你們比賽吃饅頭,誰能多吃到饅頭就算誰贏,但每次最多隻能拿兩個,要吃完了才準再拿。”龐涓等老師剛揭開籠屜蓋,就抓起兩隻饅頭大口吃起來,孫臏見還剩三隻,就先拿了一隻吃起來。

龐涓暗笑孫臏準輸。當龐涓還剩半隻饅頭時,孫臏的那隻饅頭吃完了。他笑道:“師兄,我贏了!”說完抓起剩下的兩隻饅頭慢慢吃起來。這樣,龐涓隻吃了兩隻,孫臏吃了三隻,按規定,當然是孫臏贏了,龐涓隻得認輸。

孫臏上山之計戰國時傑出的軍事家孫臏從魏國到了齊國,受到齊威王的賞識,任軍師。齊威王早就從大將田忌那裏聽說,孫臏足智多謀,精通兵法,是個了不起的人才,但他沒有親眼見過,所以想找個機會試一試孫臏的智謀。

有一天,齊威王由田忌、孫臏等陪同,一起來到一處山腳下。齊威王對他們說:“你們誰有辦法讓我自己走到山頂上去?”田忌說:“現在正是葉落草黃的時候,在周圍點一把火,大王就得往山上走。”齊威王說:“這是用火攻,也算是一個辦法,但太笨了。”一個大臣說:“再就是用水淹。”齊威王搖了搖頭,表示不讚同。眾大臣想了一陣子,還是沒有想出一個好辦法,能讓大王自己走上山。

這時,齊威王看了看一直在旁沉默不語的孫臏,問他:“你有什麼好辦法?”孫臏顯得很為難,他說:“大王,我沒有辦法讓你自己走到山頂上去,但是,如果你在山頂上,我倒有法子讓你自己走下山來。”“真的。”“大王不妨試一試。”齊威王由田忌等簇擁著,吃力地從山腳走到山上。

到了山頂,孫臏突然對齊威王說:“大王,請饒恕我的冒昧,我已經讓您自己走到山頂上來了。”齊威王和大臣們頓時恍然大悟,他們中了孫臏的上山之計了。

孫臏圍魏救趙戰國時,魏國軍師龐涓率軍攻韓國(首府在今河南新鄭),韓國請求齊國救援。齊威王召大臣商議,問道:“什麼時候發兵好?”宰相鄒忌反對,他說:“不如根本不發兵。”大將田忌說:“如拒絕,韓國必然被魏國吞並。而如果伸出援手,就要早伸出來。”軍師孫臏說:“現時魏國攻勢猛烈,決心要消滅韓國。韓國對自己麵臨的危險也很清楚,非依靠我們。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立即告訴韓國我們一定發兵,用以堅定他們抵抗的決心,等到魏國兵力消耗得差不多時,我們再發兵救援,那時所受到的壓力就要少得多。這樣,我們就可以名利雙收。”齊威王讚許說:“就這麼辦。”後來,齊國派田忌、孫臏率大軍,直奔魏國陪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國任命太子魏申、軍師龐涓率大軍與齊國決戰。

孫臏對田忌說:“趙、魏、韓三國兵士,素來剽悍,認為齊國人膽小,常看不起齊國人。我們可以順著敵人的心意,引導他們犯錯誤。《孫子兵法》說:‘以百裏的速度急行軍,會跌倒上將,以五十裏的速度急行軍,士兵死亡逃散,到達目的地,最多保持一半。’我們就要讓龐涓落入這個圈套。”田忌同意孫臏的意見。於是下令,大軍進入魏國領後兵,最初建十萬個爐灶。第二天,建五萬個爐灶。第三天,建兩萬個爐灶。龐涓得到這個消息後,高興得跳了起來。大叫說:“我早就知道齊國人怯懦,但沒想到,進入魏國三天,齊軍已潰散過半。我們應該乘勢窮追猛打,千萬不可失去良機。”於是,他親率精銳騎兵,步兵隨後。孫臏計算龐涓某日黃昏,可到馬陵(今山東濮縣境)。馬陵是一險道,下有深穀,上有絕壁,孫臏命萬餘名神射手埋伏於此,並下令:“見有火光,集中射擊。”入夜,龐涓率輕騎進入馬陵道,伏兵萬箭齊發,魏國騎兵驚恐逃散,齊軍乘勝攻擊活捉了太子魏申,魏軍崩潰。

孫臏賽馬春秋時,孫臏隨齊國使者到齊國大臣田忌家裏作客。田忌喜歡賭馬,常同一些貴族公子下賭注比賽馬車。孫臏見他們的馬足力大致可分上中下三等,略微想了想,便對田忌說:“大人隻管下很大的賭注去打賭,我準能讓您贏。”田忌一向欽佩孫臏的才智,便相信了他,下了千金的賭注。

比賽開始前,孫臏對田忌說:“現在您用下等的駕車馬去對付對方上等的駕車馬,用上等的駕車馬去同對方的中等的駕車馬比賽,用中等的駕車馬去同對方的下等的駕車馬較量。”三場比賽全部結束了,結果是,田忌取得了兩場勝利,隻輸了一場,贏得大量賭金。

坐山觀虎鬥戰國時,韓國與魏國連年相戰,不分勝負。秦惠王向謀士陳軫求教,問他是參戰好?還是不參戰好?

陳軫思考了一會,便說了一個故事:有個農民,一天路過一山岡,見到兩隻老虎在吃一條牛。農民想趁機把老虎刺死。

有人勸阻他說,這兩隻老虎現在正在興頭上,誰也不退讓,等一會兒,它們就必然會爭鬥起來。兩強相爭,必然是兩者俱傷。到那時你再去刺殺老虎,肯定會一舉兩得。這個農民依計而行,後來果然把兩隻老虎都殺了。

秦惠王聽了這個故事後,明白了陳軫的用意,於是整軍備戰,持兵待機,終於滅了韓、魏等國。

田單巧施鼓氣計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統帥燕、秦、韓、趙、魏等國軍隊,在濟西消滅齊軍主力,連克七十餘城池,又率燕軍攻占了齊國國都臨淄。這樣,齊國僅存即墨和莒兩座城池。齊將田單奉命堅守即墨,他故意揚言:我最怕燕人把俘虜的鼻子割掉,把他們放在攻城部隊的前頭,那麼即墨城裏的人就要畏敵怯戰,我們的即墨城就難保了。燕軍聽了這傳言,果真照著辦了。即墨城中的齊國軍民看到燕軍殘酷地割掉俘虜的鼻子,萬分氣憤,誓死為弟兄報仇,他們在田單的指揮下,死守城池。

接著,田單又派人向燕軍散風說:“我最怕燕人挖掘城外的墳墓,看到這種情景會令人沮喪。”燕軍聽後,即派人挖開齊人的墳墓,燒骨示眾。這種殘忍的、傷盡天良的做法,激起齊國軍民同仇敵愾,一致要求與燕軍決一死戰。

田單見火候已到,大舉反攻,由於齊國軍民英勇作戰,戰鬥取得了節節勝利,不久就收複了全部失地。

衛官詭辯食仙藥戰國時,有個商人從老遠的地方來到楚國國都,要把長生不老藥獻給楚王。在王宮門前,商人把來意告訴了守門的侍衛官,誰知那侍衛官伸手把仙藥奪了過去,接著把仙藥全吃光了。楚王聽說此事後,氣得破口大罵,命人速把那侍衛官抓來,亂箭射死,以解心頭之恨。在此千鈞一發之際,那侍衛官詭辯說:“天下哪有什麼仙藥,我怕大王上當,所以搶先吃下,就是要讓大王知道商人獻的仙藥是假的。現在,果然應驗下,我吃下仙藥,非但沒有長生不老,還要遭到亂箭射死不得全屍的慘禍,您看,這是仙藥嗎?您難道要這樣的仙藥嗎?”楚王聽後,覺得侍衛官說的有理,便把他放了。

王翦反間殺李牧秦王政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大將王翦領兵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指揮正確,連戰連勝,秦軍久攻不下,勞師無功。王翦心裏明白:對手李牧是強有力的,要戰勝他,單憑軍事實力不行,還要運用計謀,但這要有一個適當的機會。

因為戰爭相持了一年之久,秦趙兩國的國王對戰爭的結局十分關心,趙王更是有些不耐煩了。王翦抓住這個機會巧施離間計。他派人到李牧那裏提出休戰講和的建議,其真正的目的是要引起趙王對李牧的猜疑。王翦預料趙王急於求證此事,於是又派人潛入趙國,用重金收買趙王的寵臣郭開,借他之口,散布流言,說李牧要投降秦王。趙王本是個昏庸的蠢人,又生性多疑,於是撤去了李牧之職,李牧不肯受命,被趙王下令斬首。